一般都是将其交付于法官做自我判断而缺乏指导法官判断的基本理论,这显然不利于规范法官的定罪行为进而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借鉴客观归责理论解决过失犯罪 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即从法律上不能提出人不能做到的要求的意义上讲的,而现实世界中行为人的注意能力则有高下之别,并对行为人注意义务的有无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4.html -
了解详情
之前,必联说基本会被各国刑法实践否定。日本人格刑法理论的领军人物大塚仁在谈及此类问题时,也不得不承认:的确,对人格形成的具体的意义和程度进行数学 的作用,能否使得这种价值判断过于前置、无层次性、违反法律推理的一般原则的平面的犯罪构成,[35]真正获得人权保障的机能不无疑问。此外,将人格仅作为出罪的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13.html -
了解详情
的平均价值观念是确立正义内容必须考虑的因素;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文关怀理念、经济刑罚思想、个别化思想与社会治安状况是确立功利内容必须考虑 、迁居要经监督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犯人在缓刑期间应该履行的这些基本义务对于其教育、矫正与顺利复归社会具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但是由于这些义务与行为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13.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典的一部分,而非民法典本身。 从合宪性推定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宪法》意义上的刑事、民事的基本法律应该是指《刑法》和民法典。作为过渡性的 日访问。 [3]关于这次违宪风波及相关学术争论,参见巩故田:(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为宪法)第12条和86年(民法通则)第73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5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性则行为不构成犯罪即无结果则无犯罪,是在罪与非罪的意义上理解概念,如过失犯罪的成立一般均以实害结果的出现为必备条件,故此,对该意义上的结果犯 性质但可能并无具体罪名)、再定名(寻找具体的适当的罪名),无论在程序法上还是在刑法实体法上均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立场,此其一。另一个问题是,我国刑法对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11.html -
了解详情
被认为太过严格,人们当然也可能选择对归因标准动手。由此可见,就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而言,归因并无独立的意义,它从根本上服务于归责。换言之,归因是归责的有机 本身在原因上相关,才可将结果归责于行为人)、微弱因果关系原则(即若行为对结果的贡献只起到微小的作用,则不可将结果归责于行为人)、日常危险原则(即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50.html -
了解详情
性,进而形成价值判断:当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时,主体就赋予其肯定的意义;否则,主体就赋予其否定的意义{3}。进而言之,规范性评价就是特定主体依据道德习惯 司法机关为了社会伦理秩序、亲情友情等最大程度上不受犯罪的破坏,确定罪名的时候可以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框架内选择此罪而非彼罪,以减轻评价结果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性则行为不构成犯罪即无结果则无犯罪,是在罪与非罪的意义上理解概念,如过失犯罪的成立一般均以实害结果的出现为必备条件,故此,对该意义上的结果犯 性质但可能并无具体罪名)、再定名(寻找具体的适当的罪名),无论在程序法上还是在刑法实体法上均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立场,此其一。另一个问题是,我国刑法对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38.html -
了解详情
被认为太过严格,人们当然也可能选择对归因标准动手。由此可见,就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而言,归因并无独立的意义,它从根本上服务于归责。换言之,归因是归责的有机 本身在原因上相关,才可将结果归责于行为人)、微弱因果关系原则(即若行为对结果的贡献只起到微小的作用,则不可将结果归责于行为人)、日常危险原则(即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7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现代化;伦理;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晚近10年,自罪刑法定原则在1997年通过的现行刑法典中被确立为中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以来,中国为贯彻这一原则 有益的。否则,因小失大,本末倒置,就失去了紧急避险的意义。特别是不允许保全个人生命而牺牲他人生命的紧急避险行为{14}(p.159)。所以,生还者面临着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