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非法利益为终极目标。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明确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 的行为则为收受型受贿。 3、收受型受贿者需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166.html -
了解详情
多的非法利益为终极目标。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明确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 的行为则为收受型受贿。 3、收受型受贿者需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312.html -
了解详情
19.13万元,以为他人谋取利益。 2012年12月12日,江西省信丰县人民法院以陈某受贿40.13万元,但能积极退赃为由,以受贿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0年零6个 数额中剔除?对此问题审理中存有争议,而争议的实质是对两高《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九条存在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684.html -
了解详情
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关于办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职务侵占、受贿、挪用资金等刑事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为依法惩治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 以上为追究刑事责任的起点。3、广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办理单位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认定 “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标准,犯罪地在广东省内的,按照当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052.html -
了解详情
指明被告人具体的犯罪事实;纪检监察部门在对被告人采取措施前并未掌握被告人贪污及受贿的具体犯罪事实。被告人在被纪检部门双规期间,如实交代了贪污犯罪、 犯罪中的“以自首论”? 为进一步依法从严惩处严重职务犯罪活动,规范当前职务犯罪案件中关于自首等量刑情节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384.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和个人必须如实提供证据,不得拒绝和阻挠”“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做出说明”。现实生活中,人们将上述条款内容形象地称之为“双规” 。这种违法取证的手段颇为隐秘,陷阱的设计颇为巧妙。尤其是在行贿受贿之类一对一的案件中,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有的办案人员可能对犯罪嫌疑人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867.html -
了解详情
是,被告人吴某和陈某的行为是否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两高意见》)中规定的受贿罪的 之所以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授意请托人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的,以受贿论,主要考虑到国家工作人员与特定关系人存在共同的利益关系,他们是一个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18.html -
了解详情
应向行贿人追缴。 【评析】 一、应否追缴 否定观点认为受贿人案发前已将受贿款退还给行贿人,其违法所得财物对于受贿人来说已经不复存在,而对方行贿人收回受贿人 ,还属于严厉打击入罪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794.html -
了解详情
应向行贿人追缴。 【评析】 一、应否追缴 否定观点认为受贿人案发前已将受贿款退还给行贿人,其违法所得财物对于受贿人来说已经不复存在,而对方行贿人收回受贿人 ,还属于严厉打击入罪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895.html -
了解详情
据,完全似是而非。证人证言中如此问题还有很多。 这样的证人证言能作为认定邵旌受贿事实的依据吗? 其四、辩护人在一审开庭前提出了证人出庭作证的请求,法庭 的证据均没有收集提取,这就使这一关键事实扑朔迷离,无法认定事实真相和案件性质。 一审判决此节认定留下重重疑问: ①三明公司的产品是2008年通过招投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