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发现,为摆脱抓捕将巡逻民警衣服上的三颗纽扣扯掉,领带扯断,其行为是否构成转化型抢劫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本案被告人 【评析】 一、对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理解 《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胁的,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764.html -
了解详情
从轻或减轻处罚。 另一种意见认为,文某、梁某与李某某不是共同犯罪,李某某构成诈骗罪,文某、梁某的行为不宜按犯罪处理。理由在于文某、梁某主观上没有诈骗 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文某、梁某是否与李某某有共同诈骗的故意。从本案的案情来看,李某某与文某、梁某虽然事前有意思联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842.html -
了解详情
为是划分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二是财物脱离被害人控制是否违背被害人的意愿。如果不违背被害人的意愿,财物脱离被害人是诈骗的结果,应定诈骗罪;如果违背被害人意愿的 ,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自愿将21000元给被告人郑某,不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被告人郑某在拾得他人的信用卡后,猜中密码,取出存款,主观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874.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尺度。1995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办理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持卡人明知无力偿还、逃避侦查或自 、逃避侦查的规定,但以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来判定是否构成此类犯罪。那么银行催收行为显然十分重要和突出。 根据我国信用卡的发展现状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821.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行为时最终被害人完全缺席,属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加害人的行为应当构成盗窃罪;如果行为时最终被害人在场,并直接参与行为过程,只是由于行为人的欺诈而 所有人是否可以要求该第三人承担损失,确定案件的最终被害人,再根据行为人与最终被害人之间的加害被害关系来认定该行为构成诈骗罪(包括其他特殊的诈骗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98.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资金不能归还时,马洪平就要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否承担诈骗的刑事责任争议颇大。 本案法院判决马洪平构成诈骗罪,以马洪平虚构借款事由、使他人愿意借贷而占有他人贷款拒不归还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与此同时,笔者联想到2005年司法考试试卷二中单选题中一个相似案例:某厂以造红酒为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83.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的一种犯罪,极为古老。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的推进,诈骗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鉴于此,1997年的新刑法改变了把诈骗罪 某却处在中间人的地位,他不属于合同当事人的一方。而在这个砂石运输合同之外,陈某与被害人之间是否构成居间合同关系呢?我们知道,要约与承诺是合同构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75.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的行为人必须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方法才能构成犯罪,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则不以行为人是否使用了诈骗方法作为犯罪的条件。3、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 所有权,后者仅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 #p#副标题#e# 本案的焦点归结于以下两点:是否采取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是对本案加以定性的关键之一。《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43.html -
了解详情
再次提起公诉,指控两名被告人犯信用卡诈骗罪。对于本案有的还提出两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在两次开庭审理中,被告人的辩护人以两名被告人没有实施假冒合法持卡人 上的代为行为,冒充与代替只是词语褒贬与合法与否的差别,而不能判别是否属于诈骗。同时冒充是对人骗取信任而言,而不能对自动柜员机发生骗取信任的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20.html -
了解详情
被闻讯赶来的工人抓获扭送公安机关。分歧本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唐克华之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产生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唐克华之行为属一般的盗窃行为,尚不 胁迫手段,因此,转化型抢劫罪与一般抢劫罪的本质特征相同。只要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不管是既遂还是未遂,亦不论所得财物数额大小,均可转化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