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当事人有证据意识,注意保留和收集证据。 2.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发生仲裁时效中断时,已经进行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本条第二款规定“ 仲裁的一般时效为一年。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一年的时效期间还不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在有的行业,尤其是建筑业,拖欠工资问题比较突出,工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991.html -
了解详情
15日废止。也就是说,2008年1月15日以后,用人单位已经不能再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规章制度中设立罚款条款了。可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仍然在规章制度中赋予自己对 理论和实践所接受。理由有二:首先,法律既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考虑保障企业和雇主进行正常、有效的劳动管理和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和雇主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53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一般是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谁提出请求,谁就要证明该请求的合理性,否则就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而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 加班事实的证据,就能更好地维护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实行考勤的用人单位及岗位,劳动者应认真核对自己的考勤记录与自己的实际出勤是否相一致,如果不一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495.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咨询中心解答:虽然未与该老板签订劳动合同,但只要工作期限超过3个月法律就已经视为事实劳动关系,因此可以向劳动部门或司法部门提出申诉,这些职能机关都会受理 的工资。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32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劳部发〔1994〕118号)和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国有 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人民法院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认,不能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决定。 28.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212.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同时,法律还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 ;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如不付报酬、薪金过低、工伤拒赔、违规延长试用期等,要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仲裁和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023.html -
了解详情
签订劳动合同。仲裁机构以劳动合同作为受理依据,显然是错误地适用了法律。笔者认为,只要劳动者举证证明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仲裁机构就应当作为劳动案件受理。用人 于行政关系性质。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不能机械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制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地分配举证责任,才能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601.html -
了解详情
刘祥太帮助组织人员到厂区工作,工资标准为每人70元/天,其本身违反法律规定,双方签订的承包协议因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2.朱学高与科慧隆 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需把握以下三点:(1)主体合法。用人单位应当具备用工主体资格,劳动者也应当具有相应的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否则,这种劳动关系本身就是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612.html -
了解详情
上海某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双方订立了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岗位为行政主管,月工资3000。元。2011年12月14日 比比皆是,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也为其他劳动者树立了负面的榜样作用。因此,法律有必要对劳动者这种无节制的辞职行为加以规制,以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533.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案情分析] 以职工未交纳风险金为名而辞退职工是一种错误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为了纠正这一现象,劳动部办公厅1994年8月16日给安徽省劳动局的 承担了企业亏损、破产、倒闭等风险,再让其交纳风险金是违背法律公平原则的,二、劳动者交纳风险金的资金来源只能是工资,为了交纳风险金以谋求职业,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