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埋藏物罪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里所说的非法占有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具有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地下的埋藏物据为己有的主观心理。 2.行为人实施了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的行为。这里所说的遗忘物,是指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444.html -
了解详情
也属法律所保护的一种财产利益,不受他人非法的任意侵害。侵害占有的,应负侵权的损害赔偿责任。侵害占有可能发生的损害主要有:(1)使用收益的损害, 没有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请求权提请的必要;如果此种妨害或者危险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占有人当然可以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权,而此项损害赔偿请求权应当受两年普通诉讼时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64.html -
了解详情
物、埋藏物罪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里所说的非法占有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具有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地下的埋藏物据为己有的主观心理。 2.行为人实施了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的行为。这里所说的遗忘物,是指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80.html -
了解详情
是合同债权的组成部分,利息的损失当然也是合同债权不能实现的损失。李某实际占有10万元及其利息财产之前,财产权(10万元及其利息财产的所有权)属于A银行。由于李某对 ,并因此成为受害人损害的共同原因。从本案来看,A银行与李某之间,就非法占有原告财产而言,既不存在着意思联络,也不存在共同的行为指向。A银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123.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贪污罪的证明对象应围绕该罪的构成要件而确定,因此贪污罪需要 。 6、从作案手段上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多利用专业知识、技术专长作案,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同时利用某种技术进行伪装、掩盖,从而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035.html -
了解详情
: 1、行为人有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2、行为人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四、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的表现是故意,并且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是在明知自己是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欺骗财物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175.html -
了解详情
为:1、行为人有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2、行为人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四、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的表现是故意,并且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是在明知自己是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欺骗财物所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494.html -
了解详情
更符合有意购买摩托车的民事行为特征。从证据来看,不能证实被告人在试车之前具有非法占有摩托车的犯罪故意。被告人商谈购买摩托车时,其身上只有10元钱,与其最终是否购买摩托车不具有必然的关系。被告人在试车过程中产生占有摩托车的意思,应适用其他法律调整。公诉机关指控要求以诈骗罪追究被告人安金红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991.html -
了解详情
寻找,找回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该项链应该属于刑法中的遗忘物。 第三、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取得他人的遗忘物,并不一定就是侵占罪,也有可能构成盗窃罪。因为遗忘物虽然脱离了持有人的控制,但一般都会置于特定场所管理者的占有或控制之下,管理者一旦发现,就有代所有人保管并有将其交还所有人的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6560.html -
了解详情
人、管理人或持有人发现的方法,将公私财物占为己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于,行为人是如何从财物所有人、管理人或持有人的控制之下取得财物的,也就是说行为人非法获取被害人的财物是否是由被害人处分财物的行为所导致的。 结合行为人获取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62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