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的职责的,不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是1997年刑法修订时增加的一个罪名,规定在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此罪侵犯的客体包括 九十八条适用此解释。 另外,从刑法的体系解释的角度出发,将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规定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中,渎职的含义即是负有某种法定、特定职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0041.html -
了解详情
秘密的职责的,不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是1997年刑法修订时增加的一个罪名,规定在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此罪侵犯的客体包括 九十八条适用此解释。 另外,从刑法的体系解释的角度出发,将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规定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中,渎职的含义即是负有某种法定、特定职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535.html -
了解详情
一、适用普遍管辖权的罪名 我国刑法第九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 。 (三)保护原则。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273.html -
了解详情
绑架罪的罪名、犯罪构成及量刑标准 【罪名释义】 绑架罪,是指行为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持他人,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为人质 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三是为勒索财物而偷盗不满6周岁的婴幼儿。这是刑法明确规定以绑架论处的一种特殊绑架方式; (3)绑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将被害人掳离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900.html -
了解详情
使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与威胁的机能。 例如:刑法认为男子的性权利不值得保护。 当侵害的法益发生变化时,罪名也随之发生变化。(转化犯),并且 也不认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3.自由保障机能:保障公民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机能。 结论:刑法的机能就是保护法益,不仅仅是保护遭犯罪行为侵害的法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740.html -
了解详情
绑架罪的罪名、犯罪构成及量刑标准 【罪名释义】 绑架罪,是指行为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持他人,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为人质 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三是为勒索财物而偷盗不满6周岁的婴幼儿。这是刑法明确规定以绑架论处的一种特殊绑架方式; (3)绑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将被害人掳离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81.html -
了解详情
,7月6日颁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规定在刑法第452条,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刑法的失效时间, ,继续有效。处刑较轻是指刑法对某种犯罪规定法定最高刑较轻;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刑较轻。刑法分则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主要是罪名、罪状和法定刑。...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647.html -
了解详情
、爆炸物罪抢劫nbsp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走私废物罪,取消走私固体废物罪罪名;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 失职罪。nbsp综上所述,根据“两高”司法解释,修订刑法规定的罪名有413个,加上新增罪名9个,目前我国刑法共有罪名422个,其中,过失犯罪48个,占总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434.html -
了解详情
为止并无法直接清楚定义与确定其范围,有鉴于此美国着名法学家 Roscoe Pound 将法律所保障的利益分为三种,即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而个人利益中又以 多个结果发生地,让司法人员取证很困难。 三、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现状 我国刑法中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主要是在第二百五十二条、二百五十三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953.html -
了解详情
潜入被害人住宅后并未当场劫取钱财,而是要求被害人限期交出钱款,其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特征。公诉机 关指控被告人许某犯非法侵入住宅罪成立,予以确认。据此, 的实体法构成要件相对应的要件事实。由于刑法分则规定的各个具体犯罪所要求的构成要件不尽相同,起诉书中确定的罪名对审判范围可以起到指引作用。因此,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0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