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农民工一次性领取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的,以农民工个人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以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计发基数,最高不超过15 用人单位未按照本市规定支付其应当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而发生的争议的,农民工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4年11 ...
//www.110.com/fagui/law_126737.html-
了解详情
60%。5、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和管理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征缴实行“五保合一”,统一由地税部门征缴。加强征缴管理,加大 三方办案机制,提高兼职仲裁员办案参与率。加强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实体化建设,增强咨询、调解、仲裁等综合能力。至加强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监控、预防和处理 ...
//www.110.com/fagui/law_80368.html-
了解详情
(小组)的工作。(三)负责本地(市)辖区内中、省单位和地(市)属单位职工工伤、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1-10 级)及因病、伤提前退休、退职的鉴定工作,并办理 鉴定委员会(小组)对本身无法决断或争议较大的疑 难病、伤案,可报送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调解处理或仲裁鉴定。第二十二条 省、地(市)、县(区)劳动 ...
//www.110.com/fagui/law_272009.html-
了解详情
远的乡(镇)设立办事处,作为仲裁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劳动仲裁派出机构应在设立该机构的仲裁委员会授予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工作。仲裁委员会在乡(镇)设立派出机构, 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报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因工伤鉴定,或当事人有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参加仲裁 ...
//www.110.com/fagui/law_232712.html-
了解详情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工作,保持劳务关系和谐稳定,大力加强维权工作和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其他各项工作。 关系双方协调解决争议的办法。进一步推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完善仲裁办案机制。 (二十一)加强维稳和信访工作。加强信息沟通,明确责任,完善 ...
//www.110.com/fagui/law_124082.html-
了解详情
、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相关知识;无效劳动合同的判断方法;劳动争议的社会背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立法内容、组织机构、程序等问题;结合 原则,实施范围,基金的筹集与管理,差别与浮动费率的确定方法,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及经济补偿标准,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考生了解工伤保险 ...
//www.110.com/fagui/law_115000.html-
了解详情
但乙方在甲方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三)甲方违法解除或者终止本合同, 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乙方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九、调解与仲裁双方履行本合同如发生争议,可先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 ...
//www.110.com/fagui/law_300563.html-
了解详情
甲方应负责及时救治,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为乙方依法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并为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履行必要的义务。(四)乙方依法享有 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乙双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 ...
//www.110.com/fagui/law_205412.html-
了解详情
参保资金来源问题的典型经验做法;生育保险工作制度建设和扩大覆盖面情况。(五)做好工伤保险工作情况。以大中城市为重点地区、以高风险的煤炭和建筑等为重点行业、 劳动关系双方协调解决争议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推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完善仲裁办案机制情况。(四)加强维稳和信访工作情况。完善应急预案, ...
//www.110.com/fagui/law_155388.html-
了解详情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代管。三、关于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工资支付问题(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分别建立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 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五、关于劳动争议处理问题(一)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与用人单位因履行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
//www.110.com/fagui/law_74022.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