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6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 完整、系统的再审程序,对生效的裁判除非涉及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法律问题,即使确有错误也不予再审。只要陪审团对被告人作出了无罪裁决,便被认为是真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78.html -
了解详情
和完善。1、进一步规范再审立案程序。即从再审立案的手续、证据、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对当事人提出的再审申请能否进入再审程序作出规定。再审立案只是当事人一种诉权 足以推翻原裁判的;(二)原判决、裁定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公正裁判的;(三)原裁判确有错误或显失公平,侵害了一方当事人实体法上的合法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3.html -
了解详情
监外执行的罪犯中,适用最多的是第一种情况。第三,从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单位看,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两种:一种是人民法院在判决作出的同时决定的 如果提出上述书面意见,监狱管理局“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经核查如果认为原决定确有错误,应立即收回原已作出的关于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如果认为原决定正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5.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是法院自己提起再审程序,即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 ,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的;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法官在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49.html -
了解详情
在一般救济手段即一审二审程序终结后,对已生效但有错误的民事裁判加以纠正时适用。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再审程序启动主体有三类:法院、检察院和当事人。 作为裁判者的法院 。 事实根据包括:(1)作为裁判基础的证据材料是虚假或不真实的;(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3)应裁判的重要事项有遗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6.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定机关,也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认为此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本身确有错误,或者审理过程违反法律规定,因而依法决定再审,或者依法提出抗诉从而再审 这种再审发动途径。(三)再审的适用范围规定太过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和检察院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应当再审或提起抗诉。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97.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逐步引进原苏联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1950年中央政府法制委员会草拟《诉讼程序通则》,其中规定:“最高人民检察署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确定判决确有重大错误,须向 。《民事诉讼法》第13条就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与诉讼权利。虽然某些案件裁判确有错误,若当事人考虑到精力、时间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1.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件,都应当再审(第187条),再审案件均应中止原判决的执行(第183条),而且,法律并未明确检察院抗诉的次数,实践中常出现检察院对维持原裁判 .3%.事实证明抗诉案件的改判率远远低于再审案件综合改判率,大部分未经抗诉程序、确有错误的案件照样得到了纠正,民事审判工作并未因抗诉案件少而出现“纠错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5.html -
了解详情
和完善。1、进一步规范再审立案程序。即从再审立案的手续、证据、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对当事人提出的再审申请能否进入再审程序作出规定。再审立案只是当事人一种诉权 足以推翻原裁判的;(二)原判决、裁定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公正裁判的;(三)原裁判确有错误或显失公平,侵害了一方当事人实体法上的合法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6.html -
了解详情
项和四项,而人民法院自行决定再审、指令再审和提审的再审案件均笼统规定为“发现确有错误”,并没有列举具体的情形;次如,对抗诉案件的提起与审级方面,只 诉讼的再审案件诉讼中,非再审申请人不到庭,是否也按撤诉和缺席判决处理?仅因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提起再审的,是否可以采取书面审理后径行裁判,等等。故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