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释义学的进路也同时是他们采用的重要工具。宪法释义学的思路看似没有对西方的理论进行直接照搬,而是围绕第42条本身的规范结构来说明[10],并自觉采用各种宪法解释 ,方立新:《论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上的定位》,载《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9] 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宪法学专题研究》(第二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900.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几次政府机构改革谋求实现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局面且成果突出,法律体系逐步完善,特别是颁布了行政诉讼法等一系列人权保障法,更为紧要 现行宪法做充分的理论准备》载《法学家》2000年第3期。 [35] 苗连营:《关于制宪权的形而下思考》载2002年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361.html -
了解详情
)何华辉《比较宪法学》;(2)董云虎等《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3)韩德培、李龙等《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武汉 活动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以及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根本法地位,把宪法的形式显得十分清晰。参见何华辉《比较宪法学》,第11 -15页。 中国台湾宪法学家林纪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177.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宪法的依据作用,没有宪法对普通法律的制约的意思。梁启超被认为是宪法学在中国的开山鼻祖,中国宪法学的创始人,[17]从他开始,母法观念就成为了我国宪法学 划分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二元法律体系将成为我们迈向法治的理智选择。但须认识到的是, 母法观念与公、私法划分方法的理论基础之间存在着无法消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578.html -
了解详情
还没有出现,只有龚祥瑞先生80年代的一部作品。这也与中国宪法学研究处于转型期因此还没有形成新的理论范式有着重要关系。或者,缺少突出的主导作品,也可能反映的是思想 》,《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周叶中、尹士国:《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发展与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立法检视》,《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07.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应该尽量关注公民权利保护不足这一宪法缺陷,当前首先要完善财产权和迁徙自由权的宪法保护体系。 总之,在我们这个崇尚理性万能并深受其害且宪政建设刚刚起步 现行宪法做充分的理论准备》载《法学家》2000年第3期。 [35]苗连营:《关于制宪权的形而下思考》载2002年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9.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的“依据”作用,没有宪法对普通法律的制约的意思。梁启超被认为是宪法学在中国的开山鼻祖,中国宪法学的创始人,[17]从他开始,“母法”观念就成为了我国 划分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二元法律体系将成为我们迈向法治的理智选择。但须认识到的是, “母法”观念与公、私法划分方法的理论基础之间存在着无法消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0.html -
了解详情
怎样的;(2)确定法律应当怎样。[7]宪法学的研究也应该是要达到这两个目的:一是确定宪法是怎样的,二是确定宪法应当怎样。无论你如何小心, 实证主义解读》,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51]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52] [美]艾伦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499.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意义的宪政话语、宪政制度措施和宪政功能体系;从纯学术看,宪法学和政治学都将宪政作为独立的论域,并已日渐形成独立于民主政治、人权保障和法治的叙述 。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这导致在各国宪法学学术研究中涉及基本权利的论述和诠释便大有汗牛充栋之观;相反,有关基本义务的理论研究,则相对受到偏废乃至冷落〔3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822.html -
了解详情
俾使新概念具备客观性,避免独断, 六、以宪法概念思维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以宪法概念思维既是进行宪法学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如何在规范与事实确立恰当联系,解决宪法 法系的趋同使我们非常有必要熟悉判例法国家法官的活动,对有别于制定法体系的法官法的创制和发展有一个基本认识。 第七,以宪法概念思维蕴涵着宪法发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1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