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视角对权利义务的体系进行一般性的阐述。 [21]达贝罗在《现代民法体系》中对权利义务的概念、主体、客体、分类及其发生、消灭之原因进行探究。他们的研究一方面 这方面的佼佼者是卢梭,其《社会契约论》一书对法国大革命以及现代政治实践的影响巨大,但涉及私法问题的论述仅有寥寥数笔。与此不同,近代德国有影响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10.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作用,长期的法律的国家本位对现代的法律产生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对司法上的平等性、公正性、统一性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干预的理论和意见。在谈论婚姻法时,曾有把婚姻法订为婚姻管理法的说法。什么地方都少不了管理二字,这是与民法精神不合的。我国80年代后,中国相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61.html -
了解详情
的适应性,同时也体现当事人主导的诉讼理念,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对现代诉讼程序是完全必要的。但无论是当事人的程序选择还是法官的自由裁量,都 原则本是民法中基本原则,但是伴随着19世纪以来的法律社会化进程,该原则已在各主要西方国家的民事诉讼程序制度中确定了下来。按照该原则,当事人如有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
“身份法”的范畴对应现代民法调整的“身份关系”,而只存在简单的“人法”?这就涉及到人格与身份的关系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身份。 的待遇。第39条规定了基于宗教关系的Personenrechte(对人权),强调除非有法律的特别规定,宗教的差异不影响私权。第40条规定了血亲和姻亲。(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04.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作用,长期的法律的国家本位对现代的法律产生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对司法上的平等性、公正性、统一性形成了严重的 的理论和意见。在谈论婚姻法时,曾有把婚姻法订为“婚姻管理法”的说法。什么地方都少不了“管理”二字,这是与“民法精神”不合的。我国80年代后,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那么这跟法律社会学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篇法学文章吗?所谓法学文章,就是用法律的视角解说问题。本文正是从社会的角度,分析什么样的制度影响法学翻译著作的产生等 。等等。我们同时也发现许多其他学科的译著对法学的影响很大。如罗尔斯的《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和《万民法》,主要是政治学的著作。还有伽达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5.html -
了解详情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1]参见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2]参见朱晓喆:《 超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页。 [7][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7页。 [8]按照178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23.html -
了解详情
行事。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使在现代社会还有不少国民仍甘愿受这样的身份束缚,有碍于民法的实现。 其次,从国家起源的形式分析中国古代民法的有无。国家从起源上讲 存在,民法的产生更多意义上是对市民社会既有规则的一种默认与文字形式的提炼。我国由于受到苏联理论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拒绝公私法的划分,加上商品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40.html -
了解详情
的资格,人格的内容反映为各种身份。何人有人格,何人无人格,表达了立法者对人的一种基本看法,从根本上反映了古代罗马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即从 。探讨人格和权利能力分别作为抽象和具体的概念的不同意义,对现代民法中对人的对待有着重要的价值。比如对团体人格的认识可以更进一步,即,某些团体被赋予人格,是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54.html -
了解详情
说条件,并不意味着人的伦理价值观念已经完全让位于法律技术,从而不再对《德国民法典》产生影响。恰恰相反,《德国民法典》生而具有权利能力的规则,本质上就是对 平等的性质,无论是近代民法,还是现代民法,其制度大厦所赖以构筑的自由与平等的基石,在具体人格之下将不复存在。 第二,契约,还是身份?有学者主张,英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