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权的错位,产生以下弊端:①少数干部凭借集体土地所有权以权谋私,造成耕地流失,导致土地使用的分配不公,从而影响社会稳定;②不利于培养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意识 市场经济体制下,本应享有根据合同的约定和国家产业政策,自主合理使用土地和争取最大收益的权利。然而不少基层政府常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名,用行政命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67.html -
了解详情
流入国家。这种单向移转的后果集体土地的范围不断减少。 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完善势必引起的土地使用制度中的问题。由于土地集体所有主体不明,集体所有成了既非法人 公有制,又维护了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第二,实行农村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其收益权能。一方面,国家除为公共利益以外,从事城镇扩展、房地产开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29.html -
了解详情
,而事实上的“集体所有制”则无实际内容。在具体权能设置上,农民集体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是相当有限的,最终支配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在现行法律制度下 、民族法律文化、道德及司法经验等,也要借鉴我国二十多年来公有制下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适应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实践需要。但是,《物权法》的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64.html -
了解详情
虚无的土地所有权作了过分的限制和削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和处分权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或被取消。而且,我国新出的《物权法》在将农村的土地 的经营自主权。从总体上看,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条件。有必要搞土地集中使用、规模经营的,也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817.html -
了解详情
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五)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集体经济 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第二十条承包方对依法取得的家庭承包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对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享有流转的权利。承包地被征收、征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381.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观经济需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经济基础),因而治病的最佳办法便在于: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自身主观方面的适用机能和免疫能力,即彻底剔除不合时宜的旧内容, 他人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这样便可由上述三者构成我国土地用利用制度的基本框架,更充分体现出以土地用途作为土地使用制度的分类基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12.html -
了解详情
着一定的刺激作用,它起着承包人的经济效益底线的作用,它意味着如果承包人不积极行使土地权利获得较大收益的话,将会无利可图甚至得不偿失,从而刺激承包人要么积极有效地使用土地, 不是越低越好,数额过低也会使承包金的刺激功能弱化,也不利于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所以应以适度低额为宜,即要保证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刺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80.html -
了解详情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经征用转为国家建设用地。农村土地征收不仅涉及农民生存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和农业稳定。因此,法律 ,将征地价格与市场价格挂钩,按被征收土地的市场价格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补偿,即将土地征收和使用过程中的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进行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30.html -
了解详情
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 管理和使用 土地征用既非没收,也非等价交换,是国家利用强制力对土地的有偿取得。土地补偿费是对被征用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适当补偿,是土地征用收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90.html -
了解详情
是难以形成有效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些缺陷的存在既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又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解决农村落后问题,重在 土地制度长期稳定前提下的土地使用权利(承包经营权)的自主流转,则同样使土地行为短期化。土地经营的投入收益周期长,作长期投入意味着加大了风险预期的不确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