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一定的行为,债务人则负有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其次,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区分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根本标志[2].只有在合同成立后,一方当事人违反约定的 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虽然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但其与传统商业活动的区别只是使用的媒介不同,其法律特征应当是相同的,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11.html -
了解详情
的竞合上,在我国民法法律体系中亦有先例可循。如《合同法》第122条确立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制度。该条规定既没有采纳法条竞合说,也没有采纳请求权规范竞合说 选择》,《清华法学》2(X刃年第4期。 [6]参见许德风:《论瑕疵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竞合》,《法学》2《X巧年第1期。 [7]同前注[5],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985.html -
了解详情
的竞合上,在我国民法法律体系中亦有先例可循。如《合同法》第122条确立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制度。该条规定既没有采纳法条竞合说,也没有采纳请求权规范竞合说 选择》,《清华法学》2(X刃年第4期。 [6]参见许德风:《论瑕疵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竞合》,《法学》2《X巧年第1期。 [7]同前注[5],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46.html -
了解详情
应确立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有学者认为我国立法已经接受了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相区别的原则,应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来理解合同法第51条。(6)也有学者认为我国 拥有向无权人主张违约责任或缔约过失责任之权利。 2、动产已交付第三人占有但第三人为恶意时,由于第三人之恶意,其与无权处分人之间的交易行为不受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94.html -
了解详情
应确立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有学者认为我国立法已经接受了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相区别的原则,应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来理解合同法第51条。(6)也有学者认为我国 拥有向无权人主张违约责任或缔约过失责任之权利。 2、动产已交付第三人占有但第三人为恶意时,由于第三人之恶意,其与无权处分人之间的交易行为不受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61.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责任概念将债务概念从法律领域驱入了道德领域。 同为法律之制裁效力,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有本质区别。刑事关系、行政关系,均是国家与当事人之 损害,缔约人应承担民事后果,民法学称缔约过失责任。通说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不同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第三种独立的民事责任。此说值得商榷。 前文指出,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236.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责任概念将债务概念从法律领域驱入了道德领域。 同为法律之制裁效力,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有本质区别。刑事关系、行政关系,均是国家与当事人之 损害,缔约人应承担民事后果,民法学称缔约过失责任。通说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不同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第三种独立的民事责任。此说值得商榷。 前文指出,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56.html -
了解详情
相区别。基于此,提出了效力过失责任,并指出其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区别在于缔约过失责任产生于订约过程中,而效力过失责任产生于合同成立但未生效期间。效力 。当事人未违反合同义务,而在合同生效前的缔约过程中发生缔约过失行为,于此时仍可追究缔约过失责任。③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并存。当事人不仅违反合同义务,在缔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85.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效力”之中,其立法含义是非常明确的。这就是两种合同责任的基本界限。还要注意的是缔约过失责任与实际违约责任的区别。二者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 过失的损害赔偿关系。(四)缔约过失责任的损害赔偿缔约过失责任的基本责任方式是损害赔偿。这种责任形式不像违约责任那样有几种责任方式组成,而是只有一种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2.html -
了解详情
缔约过失责任。笔者认为,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不准确。无论在刑法上还是在民商法上,过失与过错都是两个有明显区别的概念。所谓过错,是违法行为人实施不法 种民事责任。⑷ (二)缔约过错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区别 1、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按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