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介绍德国法中的通说概念及其功能,并指出我国建设通说制度的必要性。鉴于本组专题研究的另一位作者已对德国通说制度的主要方面,即通说必须形成于法教义 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08547页;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0页,第204209页;王利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09.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专题研究小组指出,我国的法律体系划分为七个法律部门比较合适。即: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 中得出的结论不能解释分论的法律现象,分论中缺乏相关规定时也无从适用总论中的规定。[53]几年来,笔者在讲授经济法学课程的过程中探有同感,这一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97.html -
了解详情
而质疑并反思其不足的声音却相对匮乏的单一局面,也为了推动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拟结合Roxin等学者的客观归责理论,对该理论进行一些或许是盲人摸象 文,页12、13。 {13}(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李昌珂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页106。 {14} Claus Roxin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03.html -
了解详情
399页。 ⑵参见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311页。 ⑶参见马克昌主编:《外国刑法学总论》(大陆法系),中国人民 页。 ⑿参见[德]Ingeborg Puppe:《规范保护目的理论》,李圣杰译,载国际刑法学会台湾分会主编:《民主人权正义苏俊雄教授七秩华诞祝寿论文集》,台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1.html -
了解详情
学分论)之分。统一公法学(公法学总论)是介于作为一级学科的法学和作为二级学科的部门公法学的中间学科,它研究各个部门公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 关系。 公法关系还可依所调整的公法部门的不同,分为宪法关系、行政法关系、刑法关系、诉讼法关系、国际公法关系等。宪法关系主要指人民与国家公权力主体的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08.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4页。[58]谢哲胜:“准财产权”,载《财产法专题研究》,三民书局1995年版,第282页。[59]JohnEdwardCribbet,ConceptsinTransition:TheSearchforaNewDefinitionofProperty,1986U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94.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教学参考资料),第219页。[7]参见陈敏《行政法总论》,第202页。[8]作为SubjekteoeffentlicherVerwaltung的中文译名,公行政主体与行政主体( ,萨孟武,前揭书,第243页。[46]参见朱武献《公法专题研究》(一),第243-245页。(美)博登海默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3.html -
了解详情
学分论)之分。统一公法学(公法学总论)是介于作为一级学科的法学和作为二级学科的部门公法学的中间学科,它研究各个部门公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 关系。 公法关系还可依所调整的公法部门的不同,分为宪法关系、行政法关系、刑法关系、诉讼法关系、国际公法关系等。宪法关系主要指人民与国家公权力主体的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7.html -
了解详情
权规定的研究》,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5期。②参见赵秉志主编:《刑法学总论》,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③即如果采用前一种理解的话,那么其他 》,载刘守芬主编:《刑事法律专题研究》,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256页。⑤参见王作富、阮方民:《关于新刑法中特别防卫权规定的研究》,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1.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成果 台湾著名学者王泽鉴指出,民法学的进步体现在教科书、法学论文和专题研究。教科书为法学入门之阶,不可或缺。但民法学之进步厥赖于法学论文及专题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14-16页。 [3] 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16页。 [4]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