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论者认为这一情形只能是属于刑法总论中的教唆行为,而教唆仅限于故意犯。但笔者认为,在此种情形下,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 专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6] 李希慧、廖梅《共同过失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7]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4.html -
了解详情
暴力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上的普遍现象,不只是中国,也是世界性的一个问题,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存在这种恶劣的行为, 施暴者的刑事责任。[[8]艾伟.我国反家庭暴力法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7:第5页.][8]故意伤害要求犯罪者对受害者造成轻微伤害或更多伤害。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440.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具有累犯情节,或者所犯之罪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型犯罪,罪行极其严重,根据修正前刑法判处死刑缓期 《法商研究》2008年第3期)。 [48]参见刘方:《跨法犯刑法适用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 [49]国内理论与实务过于扩大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46.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对象,但从《刑法》第198条来看,本条规定的一些行为,如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 [8]参见徐光华:《犯罪对象问题研究》,载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2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333.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之间能够构成共同受贿的前提是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有共同受贿的故意,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无共同受贿的犯罪故意,那么即使他们因为同一件事情,收受同一个行贿人的贿赂也不 》2001年第12期,第39页。 ③赵秉志、许成磊: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37页-39页,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38.html -
了解详情
1 ] (日)神山敏雄. 不作为的共同正犯[ J ]. 警察研究,1988, (10). [ 2 ] (日)神山敏雄. 不作为共犯论[M ]. 东京: 成文堂,1994. [ 3 ] (日)大塚仁. 冯军. 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 4 ] (日)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73.html -
了解详情
者也可成为民事枉法裁判罪的共犯。应当以科学的罪数理论分析认定和解决民事枉法裁判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 关键词:民事枉法裁判 存在范围 共同 裁判,却明确表示支持承办法官的错误决定,应认为与承办法官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构成共同犯罪。⑶合议庭成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全程参加庭审,评议案件走过场,在合议笔录上签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38.html -
了解详情
各异,对具体标准的理解也有分歧,犯罪故意的类型问题显得比较杂乱无序,实有努力研究、整理的必要。 笔者认为,犯罪故意的类型,可以在如下不同层次的不同 故意的成立,必须具备行为人对受害者死亡结 果的认识与法定意志态度;盗窃罪中盗窃故意的成立,必须具备行为人对财物非法转移结果的认识与希望意志,等等。 将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595.html -
了解详情
来,随着中国大陆刑事责任问题研究的深入,亦出了不少观点。现将各家之说,归纳起来,试作一番评述。 (1)法律责任说。即认为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犯罪行为应承担的 相统一的原则,确立了各种从重、从轻、减轻等具体的刑事责任原则,对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责任能力与责任年龄对刑事责任的限制;惯犯、累犯、主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0.html -
了解详情
地下交易链中,各环节的犯罪人群体数量都很大,且不是通过犯意沟通形成共同犯罪故意的形式组织在一起,而是通过地下交易的方式纠合在一起,各环节的犯罪 单独定罪处罚。(二)刑法修正案(七)中网络犯罪立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网络犯罪立法存在以上问题,近年来刑法研究人员和司法实务工作人员一直在呼吁对前述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