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有关人员这样解释:轻刑化问题之所以严重,主要是社会公众特别是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对渎职犯罪的危害性及惩治渎职侵权犯罪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 我们还知道,我国的司法者素质有待提高,政策的灵活性是否会成为权力者追逐权利的工具,政策的合法性是否可能因忽略全面、强调片面而成为显性潜规则?我们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50.html -
了解详情
为其改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审判人员必须努力针对现有状况去做工作,重建适用缓刑的客观条件。在家庭监护条件和社会管教条件两者中,只要重建其中一个条件 相济的策略。在考虑最有利于少年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共安全利益。 (二)有人担心,最有利于少年原则会不会影响刑罚对少年犯罪的一般预防作用呢?我们认为不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15.html -
了解详情
:案发后能够投案自首,坦白交待,揭发同伙,检举犯罪等。同时综合判断看是否可以缓刑,将犯罪分子放到社会上监督考察而不予关押。 3、必须不是累犯,这 对缓刑的适用造成不良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刑事审判政策对缓刑的适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九九九年中央(99)17号文件批转的《全国政法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40.html -
了解详情
的、明确的规定,不同的法官对具有同样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的犯罪人是否会再次危害社会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使缓刑在应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2、缓刑考察 对缓刑犯的考察工作。因此,实践中公安机关的考察往往流于形式。此外公安机关如何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如何予以配合,法律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影响到考察措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30.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以往所判刑罚不足以使犯罪人悔过自新作为一项软标准,不仅没有必要,而且特别在现今司法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这项软标准更易导致或枉或纵。[48] (五)累 刑度条件的含义是:只要行为人的后行为被法院认定为是犯罪行为,不管后罪是否会受到刑罚的处罚或可能受到何种刑罚的处罚,都算构成了后罪的刑度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60.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与客观存在的层面而忽视内涵的研究,就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会影响相关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二、犯罪记录和前科的本质差异 犯罪记录和前科 思考》,《中国司法》2008年第10期。 ⒄参见公安部刑侦局:《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研究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⒅[美]量刑委员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00.html -
了解详情
,将一些情节较轻的初犯、偶犯,也列为严打重点对象,是不合适的,会影响严打斗争的方向和效果。当然,这里须注意的是,作为严打对象的严重犯罪的 、犯罪数额是否较大、情节是否严重或者是否造成严重后果等因素作为区分标准的。为了及时、准确、有效地打击犯罪,针对经济犯罪特点,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高检院、公安部制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68.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对缓刑裁量的监督。从我国司法实践看,法官在适用缓刑时,过程一般是不公开的,虽然会考虑社会影响及意见,但往往不能全面收集,例如,犯罪分子到底是真正 不利于司法机关的把握和操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详尽规定,以确定是否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从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时的环境条件、犯罪造成的损害后果、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26.html -
了解详情
被判处非监禁刑的犯罪人,可以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学习和改造,其家庭生活和工作不会因服刑而受到显著影响。犯罪人也不必脱离社会,因而也不会受到因 的、明确的规定,不同的法官对具有同样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的犯罪人是否会再次危害社会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使缓刑在应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五)缓刑考察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16.html -
了解详情
报告是既符合现代刑法理念,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判决前调查报告,对于法官决定是否适用缓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这一制度,急需上升到立法高度进行规范化。 (一) 是量刑中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以上情况都会影响刑罚的轻重、刑罚个别化的具体措施,也会影响教育的方式,还会影响人道对待罪犯的具体方式,至于帮教条件,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8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