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也认为,任何肇事者都有义务监控其造成的公共危险状态,而且,肇事逃逸使得车祸责任的判断变得艰难,也可能使得被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落空,所以处罚肇事 ,第169-170页。 {35}陈朴生主编:《刑法专题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印书馆1988年版,第41页。 {36}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3.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再次,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 有关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另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662.html -
了解详情
态度,但却按过失定罪显然欠妥。有的学者认为逃跑的思想状态是发生于肇事之后,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属于罪后表现,所以不能以其罪后态度而改变其先前行为 构成故意杀人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击犯罪,也才能真正体现从重打击交通肇事逃逸之立法宗旨。第四,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驾车逃跑,在逃跑途中连续多次撞死、撞伤多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6.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甚至被害人连重伤的程度都达不到,行为人也不必为肇事行为负刑事责任;然而,只因为行为人害怕承担法律责任,而置被害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致使本来不会发生的损失 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也就是说,作为与不作为都是行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在交通肇事后新加入的一个行为,并且这个新的行为在前一行为的基础上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29.html -
了解详情
或故意杀人,应定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并不知道被害人被拖住,为逃避责任而逃跑致使被害人死亡,则成立交通肇事罪,不另成立他罪。可见,根据不同情况的 的作用。参考书目:1.张明楷:《刑法学》下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2.林维:《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例》,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2.html -
了解详情
的次要责任。后甲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本案中,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一种从重处罚的量刑情节 理论上,禁止重复评价原则是指在定罪量刑时禁止对同一犯罪事实进行两次以上的法律评价。 我国《刑法》规定中,现目前虽然没有关于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规定及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000.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立即逃离现场,但在其送被害人到医院救治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其行为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案号:(2005)桐刑初字第69号审理法院 刑法分则实务研究(第5版)(上册)》,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年版,第141页。)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修订)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749.html -
了解详情
家属由于情绪难以控制,往往纠集众人对肇事者进行报复,肇事司机在这种情况下的躲避行为与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的行为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行为人由于正在 只是一种量刑情节,即在行为人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又有逃逸行为的,应该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量刑。综上所述,本案中被告人吴银唐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895.html -
了解详情
肇事行为的有罪性。 二、行为人逃逸的主观认知是明知发生了交通肇事 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肇事,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的追究,逃离了事故现场,这是行为人 ,被害人处于严重受伤害或濒临死亡状态,往往不省人事,根本不可能知道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是否查看自己死亡与否以及受伤程度如何。而狡猾的行为人可能声称当时认为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456.html -
了解详情
后逃逸行为带来诸多不便。为弥补这种缺陷,应当将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在刑法条文中独立犯罪化,制定交通肇事逃逸罪[3]。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范体系,我们是将交通 的,甚至有学者提出最高院此处的司法解释涉嫌超越司法解释权,司法解释内容违反基本法律规定。在国外,理论上承认共同犯罪的学说,也只是承认过失的共同正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8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