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而不是自争议事项(损害)的发生之日起。 另外,当劳动合同未得到正确履行,劳动者对雇用方提出异议,但未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这种 而且,法律还应该为贻误了申请仲裁机会的受害人提供保护,一旦违约受害人错过了争议仲裁申请期限,可以使其通过向法院提起劳动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的途径,求得自己工资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73.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其劳动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请仲裁或诉讼的,工会应当予以支持和帮助。由此可见,只要职工认为其权益受到侵害而不必定是事实上真的受到侵害。为这样的职工提供法律 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第二十二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6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则是必经程序,不服裁决的,方可进入诉讼程序。 但对是否必须要经过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实质性处理的问题,理论界与司法界认识不尽一致,一种意见认为是必经程序, ,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加强,原告更应提高对举证的认识,其主张什么权利就应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予以证实,才符合《民诉法》第六章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9.html -
了解详情
改制后用人单位没有安置好原来用人单位职工,造成不少下岗职工权益受到侵犯时提起仲裁、诉讼时发现原来用人单位法人资格已无,而改制后新的用人单位主体 特点是首次规定在劳动仲裁程序中,当事人可以提出财产保全申请,但是应当提供担保。一般而言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时候,需要防止用人单位转移财产,致使不能获得足够及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29.html -
了解详情
7、非诉纠纷解决渠道不畅 工会监督职能缺位 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有多种,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工会协调和行政调解、劳动仲裁、诉讼等等。就建立工会 的苗头时,应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政府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引导当事人到法院调解的方式介入,使法院和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为国企劳资争议双方提供专业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51.html -
了解详情
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造成了劳动仲裁机构可以直接不裁而将争议案件交由法院处理 ,尤其对用人单位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的用工、处理和劳动者的劳动纠纷提供建议和解答。 5.通过与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师协会的联系,倡导法律职业共同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02.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案件排期及等待工伤复议、诉讼、评残结论等中止事由的,应予以受理。人民法院在审查时可以要求劳动者提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的《受理通知书》及尚未 签订劳动合同事项协商不一致,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足一年,用人单位有足够证据证明其与劳动者未能签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930.html -
了解详情
7、非诉纠纷解决渠道不畅 工会监督职能缺位 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有多种,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工会协调和行政调解、劳动仲裁、诉讼等等。就建立工会 的苗头时,应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政府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引导当事人到法院调解的方式介入,使法院和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为国企劳资争议双方提供专业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09.html -
了解详情
7、非诉纠纷解决渠道不畅 工会监督职能缺位 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有多种,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工会协调和行政调解、劳动仲裁、诉讼等等。就建立工会 的苗头时,应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政府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引导当事人到法院调解的方式介入,使法院和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为国企劳资争议双方提供专业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77.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该 的不足之处。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7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