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存在,主要通过将客观处罚条件还原为犯罪构成要件或者将客观的处罚条件排除在实体刑法之外的办法,来说明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的处罚条件。 在德国,人们有时试图 2000年5月版,第324页。[6][21]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7][20]曾根威彦著,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3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治化、逮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起诉裁量权问题等五个刑事司法前沿领域展开有关韩国刑法的著作或学术研究。 第二届中韩刑事诉讼法理论研讨会计划于2009年8月份在韩国东亚大学举行。 (三)韩国刑事法研究相关材料 1、《韩国刑法总论》 作者为韩国李在祥 ,由韩相敦翻译。并于2005年8月1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457.html -
了解详情
奸淫幼女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作出免予刑事处罚的判决。{10} (p100) 依据我国《刑法》第236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3年 [m].陈忠林译评.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8}[日]野村稔.刑法总论[m].全理其,何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9}[日]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773.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范及其违反[M].东京:有斐阁,1961:73. [9]中山研一.刑法总论Ⅰ[M].东京:有斐阁,1972:51. [10]李斯特.德国 专家建议稿与论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8. [22]林东茂.刑法纵览[M].台北:台湾一品文化出版社,2009:5. [23]许玉秀.当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590.html -
了解详情
2006年版,页8。 [15](苏)苏联司法部全苏法学研究所主编:《苏联刑法总论》(下册),彭仲文译,大东书局1950年版,页308。 前注[18]。 [31]就harm principle这个用语而言,笔者以为翻译为危害原则更符合刑法语境,翻译为损害原则可能更符合其日常语义。本文除引述以外,称为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1.html -
了解详情
2006年版,页8。 [15](苏)苏联司法部全苏法学研究所主编:《苏联刑法总论》(下册),彭仲文译,大东书局1950年版,页308。 前注[18]。 [31]就harm principle这个用语而言,笔者以为翻译为危害原则更符合刑法语境,翻译为损害原则可能更符合其日常语义。本文除引述以外,称为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0.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道德信仰、宗教教义和信条、世界观的意识形态或者纯粹的感情。{25}尽管德国刑法学中的法益概念存在着美国学者所批评的不确定性与灵活性,但美国学者 出版社2006年版,页8。 {15}(苏)苏联司法部全苏法学研究所主编:《苏联刑法总论》(下册),彭仲文译,大东书局1950年版,页308。 {16}(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06.html -
了解详情
。 这种纯正的客观(不)处罚条件已经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并在刑法总论中将其概括、归纳为处罚阻却事由,这样的概括就是秉承客观处罚条件 字第一三七号判决[J].月旦法学杂志,2003(94): 262. {10}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11}陈兴良.作为犯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950.html -
了解详情
的孕育和诞生[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 [3]彭凤莲.中国罪刑法定原则的百年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4][意 [M].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0][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四版[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张明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2217.html -
了解详情
是有学者已经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立法建议稿,在我国刑法学界引起较大反响{78}。随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出台以及我国犯罪收益的大量 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 [4]赵秉志、周露露编著《国际刑法总论问题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灿平编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7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