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定发现有提起抗诉的法定情形,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诉讼活动。 民事诉讼法赋予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在法定情形下按照审判监督 进行再审,如果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的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可以驳回,这样再审的法律程序不会发生。与此相反的是人民检察院一发提出抗诉的案件,必然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11.html -
了解详情
,它和其他国家权力一样需要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现行诉讼制度下,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除由人民法院内部监督机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监督职能外,人民检察院对 滞后、弥补、被动的局面。这样就使民事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和严重违反诉讼程序制度要求的行为,无法得到国家法律监督权的及时干预,削弱了检察监督权的效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12.html -
了解详情
机会,即有听审的机会(an opportunity to be heard)。实际上,程序性正当程序的基本功能就在于给予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以合理方式听审的机会,进而 :《宪法理念的重新定位与民事申请再审程序的重构》,《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 [2]我国理论界通常将此法律规定概括为辩论原则,即强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28.html -
了解详情
性不加干涉,检察机关就应当及时监督,促使法院通过再审纠正错误判决。二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负有监督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职责,只要法院的审判活动违背了法律的 ,可参见张力、崔峰:《再审发动程序之重构》,《法律适用》2002年第8期。 [7](日)中村英郎:《民事诉讼制度与理论之法系的考察罗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00.html -
了解详情
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执行依据所确认的民事权利为前提,进入执行程序的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没有争议。据此,如何高效地实现执行依据所 执行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掌握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执行程序中带有实质性的关键环节。[5]为此,各地法院普遍尝试建立被执行人强制报告财产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61.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上有错误,或者由于违反诉讼程序而影响判决和裁定的正确性,有权根据一定的法律程序提请人民法院予以纠正。 人民检察院的民事案件抗诉应当包括两种情况: 673、678、680、685条的规定。 [4]此类案件,检察官可以申请开始宣告程序,也可以提出撤销申请。法院在做出决定之前应当听取检察官的意见。参见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58.html -
了解详情
另外,作为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必要补充,为了弥补当事人在收集、提供证据上能力的不足,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申请法院调取其个人无力取得的证据材料,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鉴定。 》2005年第4期,第5页。 [3](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杨明成、陈霜玲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29.html -
了解详情
吉林省、江苏省、辽宁省、陕西省、西藏藏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2]杨杨:试论民事立案调解制度的构建,载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法院立案审判理论与实务研讨会论文集( [13]范愉:法院调解制度的实证分析,载王亚新、傅郁林、范愉等编:《法律程序运作的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83.html -
了解详情
诉权,而非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检察官,都不能以抗诉(监督)的方式启动民事再审程序{8}。对于检察机关以当事人 李玉林.案件受理[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201。 {10}唐东楚.民事再审与审判监督关系之辨证[J].中南大学学报#183:社会科学版.2004,(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80.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以维持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从而使一事不再理原则得以贯彻,维护适法标准的统一。由于确定判决是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程序权得以充分保障 诉讼当事人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66。 {6}张卫平.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68。 {7}德意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