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民个人造成的严重危害性,给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刑事立法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我国刑事法律是否有必要仍然排除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八十年代开始,刑法学 条文不明确规定单位的刑事责任,主要是从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适用刑罚的规定有所不同所决定的。新刑法对单位犯罪适用刑罚的规定分为两种:1、对单位犯罪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61.html -
了解详情
奥地利刑法典系采统一的正犯体系的结论。 我国系采哪一种共同犯罪体系呢?国内有学者认为,我国现行刑法将共同犯罪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并未使用正 妥当。其二,不承认成立共同正犯有时会导致案件难以处理。例如,十三周岁的甲伙同十四周岁的乙轮奸妇女,若不首先肯定成立强奸罪的共同正犯,就难以适用轮奸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16.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上述犯罪,都应从重处罚。 五、消极身份的共犯的处理 消极身份可分为违法阻却身份、责任阻却身份和刑罚阻却身份。由于我国刑法条文并没有 第336页以下。] [54] 我国刑法条文中侵占受委托保管财物与侵占遗忘物、埋藏物的情形是分开规定的,可惜司法解释乱点鸳鸯谱,硬是把构成要件存在重大差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9.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的《刑事审判参考》里有个案例,就把犯罪的掩盖行为当成了犯罪行为本身来认定。 【案例十】甲乙两人想非法占有丙的摩托车,于是把丙 的犯罪,而是交付型的犯罪,财物的取得是被害人交付给被告人,这正是抢劫性勒索与典型抢劫罪不完全相同的地方。但是我认为,抢劫性勒索在我国刑法上应当按照抢劫罪来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6.html -
了解详情
的阙如而在立法上并未把过失危险犯作为一类犯罪作通盘考虑和统一规定,于无意之中偶然符合了过失危险犯的构成,但传统刑法学却一直认为,我国刑法上的过失犯都是 上就应当有所反映。就此而言,可以将欺诈犯罪分为诈骗犯罪和其他欺诈犯罪。从理论上讲,不违反本义的欺诈犯罪构成模式有以下两类十种:一类是只要求犯罪故意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3.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违警罪四编。第一编总则第一章为“法例”,首先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和违警罪三类,其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特别法优于 对刑法的某些条文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立法的变更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我国刑法学不仅充分论证了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刑事政策,而且还集中精力对经济犯罪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1.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页。 2 马克昌 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0页。 3我国刑法学著作中以此理念而给身份下的定义千篇一律地 义务。而一个人的“身份”却又是主要由在法律上有意义的人身特征决定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的自然特征,即由于年龄、性别、生理方面的差异所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6.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的大量采用,又使我国刑法转向苏联刑法模式,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刑法也不可避免地套用了苏联刑法理论体系。建国后刑法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 发展的道路。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刑法学研究春天的来临。1979年刑法颁布后,适应同犯罪作斗争的需要,在总结已有的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35.html -
了解详情
的逃避对外贸易管制的走私犯罪中,按照犯罪对象的不同,区分为各种特定的走私罪。因此,笼统地说我国刑法是根据走私对象设计罪名,并相应分为偷逃关税和逃避贸易 上的便利,犯走私、投机倒把罪的,从重处罚。 [20]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犯前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528.html -
了解详情
的提出的犯罪构成事实的含义不大相同,但是,已经明显的可以看到,这种观点不是把犯罪构成本身作为刑事责任的根据的。这里的刑事责任的根据,是指引起刑事责任、决定 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犯罪、刑事责任、刑罚是刑法的基本范畴。关于罪刑关系,我国刑法学者陈兴良教授认为,罪可以分为已然之罪与未然之罪。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7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