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最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当事人实际持有财产,而在于其仍具有自主占有的意志并表现这一意志。因此,在下列两种情形,自主占有仍将继续存在:(1)物被第三人 受雇人等),均被排除出自主占有人的范围之外。但与法律关于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定相一致,请求返还财产的一方应证明相对方之持有的暂时(不确定)性质。不过,某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53.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谅解,甚至被称作交易。不同的说法,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差异。在德国刑事诉讼程序中,虽然早已给出了一些关于协商的确定形式,例如,德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这个案件在德国因被称作木材防护剂诉讼而相当有名 [20]。一家公司的两个经理,因他们经营的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木材防护剂,在住宅内使用会导致严重的健康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62.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称为司法谦逊或司法谦让,完整的说法是司法谦抑(逊、让)与敬意,英文是humility deference。广义说来,司法谦抑是一种综合现象,表现在以往较为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50-251页。 [16] 关于英法两国的政治协商机制,英国学者维尔有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96.html -
了解详情
⑵。但是,罗马法从来没有把限制责任应用到公司的活动中,从而公司的法律人格与限制责任也就从来没有结合在一起。关于罗马公司的设立是否要经过国家许可,大致 了一个历史事实-公司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依法设立”的属性,相反,自由设立状态却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可见,那种认为罗马时代就存在法人制度的说法⑶,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06.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要件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而且这种责任应当是一种说服责任(thepersuasiveburden),按照泰泊(ColinTapper)的说法,这种责任就是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即用优势 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8对《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关于“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最有力度的批判,参见,陈刚:《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4.html -
了解详情
拥有共同的保险利益。故以人为解释绝对地划定“家庭成员”的范围,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增加问题的复杂性。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的说法,法律规定“家庭成员”的意义并不在于 求偿权的,应就其故意负举证责任。关于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对象限制的另一棘手问题是,保险人可否对公法人(如机关单位)行使代位求偿权?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74.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之法律需求。于是,最高人民法院在今年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这是对《民法通则 问题《解释》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建设项目暂停施工。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将建筑公司追加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本案原告所主张的阳光权是一项新兴的公民权利,它是指公民有获得并充分享受阳光 ,学说上称谓不一,主要有“情况判决”、“情事判决”或“情势判决”等说法。为了论述上的统一,本文采用“情况判决”这一称谓。 [11]转引自黄绿星、蔡进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43.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刑法的抑谦性,也为了使有限的刑事司法力量集中用于打击严重的危害社会的犯罪,增强司法的效益,同时也有助于给犯罪分子造成一种压力,迫使他退还或交出非法 规定为无期徒刑。第三,关于侵占脱离他人持有的财物罪。首先,“遗失物”取代“遗忘物”的问题。本来以前理论和实务上多有遗失物或遗拾物的说法,而少有遗忘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4.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无罪宣告仅仅是对当事人刑事责任的确定,对相关财产措施并未作出确认。另外一些人认为,无罪宣告是对当事人行为不构成犯罪的确认,而侦察机关对当事人的财产 法,都是无法解释的。关于财产损失。《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一)?处罚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