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往往是一贯表现良好,犯罪后大都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认罪态度比较好,再犯可能性很少。所以,应当认为,犯罪手段影响量刑的主要根据在于其反映了行为的社会 本能,都会采取逃避侦查的手段处理尸体,要求犯罪人善待尸体,其实对犯罪人是不具期待可能性的。所以,一般的毁尸灭迹不应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27)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59.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区分共同犯罪类型;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排除刑法总则关于共犯的规定的适用可能性。{6}因此刑法分则规定只处罚一方的情形下,对于另一方的对向行为, 罚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一方面,参与行为一方是被害人的不可罚;另一方面,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行为人不可罚。如果参与一方不具有上述不罚理由,则应当定罪处罚。{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25.html -
了解详情
19世纪的德国,当时德国法学家对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以现在经常用的期待(Anawrtrschaft)一词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终将其载于《德国民法典》起草第二 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而在合同订立后至申请前的阶段受侵害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期待权的始期应自合同订立后开始较为适宜。 (六)关于不动产期待权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3.html -
了解详情
入室盗窃的意图还出售螺丝刀,知道他人毒死丈夫的意图还出售面包,因为不能期待行为人不出售上述物品。Roxin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疑问。因为没有理由对上述行为与向 ,父母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立马义正词严地将儿子扫地出门。姑且不论父母这样做是否存在期待可能性,是否违背人伦常理,就让儿子在家吃住的行为本身而言,也难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1.html -
了解详情
惩罚而已。此案例中的身强力壮的人最后被判无罪。根据这个案件西方学者提出了期待不可能的理论,其主要含义是指行为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无可奈何被迫实施了违法 此期待实施了违法行为,即产生责任;如果无期待可能性,即行为人在行为时只能实施严重违法行为,不能期待其实施合法行为,此为阻却责任事由,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5.html -
了解详情
期待可能理论并不是我国传统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的内容。至于德日犯罪三阶层理论里无期待可能性的内容,如果用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来解读,它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 可能理论产生的源头案件,在该案里,马车夫过失致人重伤的行为被认为因无期待可能性而不成立犯罪,对于该案,如果用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来解释,马车夫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870.html -
了解详情
期待可能理论并不是我国传统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的内容。至于德日犯罪三阶层理论里无期待可能性的内容,如果用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来解读,它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 可能理论产生的源头案件,在该案里,马车夫过失致人重伤的行为被认为因无期待可能性而不成立犯罪,对于该案,如果用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来解释,马车夫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686.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这些理论本身就有缺乏明确性的问题,并且也无法律约束力,如此一来,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就全依赖法官的判断了,这会带来出罪随意性的风险。事实上,在许多 的成立范围,刑法就可能在某些问题上无可避免地陷入主观主义的陷阱之中。正是这种可能性,使得四要件的运用,可能带来在疑难案件判决上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背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698.html -
了解详情
的唯一要素,即具有事实故意足矣。违法性认识是与责任能力、故意、过失、期待可能性等并立的独立责任要素,是一个由心理要素和规范要素所组成的完整的 违反判例为由撤销原判决,恰恰为最高法院将来变更判例,采纳下级法院判决意见保留了可能性。{2}316刑事违法性说认为,作为犯罪成立条件之一的违法性在不同的法领域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15.html -
了解详情
的唯一要素,即具有事实故意足矣。违法性认识是与责任能力、故意、过失、期待可能性等并立的独立责任要素,是一个由心理要素和规范要素所组成的完整的 违反判例为由撤销原判决,恰恰为最高法院将来变更判例,采纳下级法院判决意见保留了可能性。{2}316刑事违法性说认为,作为犯罪成立条件之一的违法性在不同的法领域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