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案(六) 》,已将刑法第163条的犯罪主体由原来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修正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并将贪污贿赂犯罪确定为洗钱罪 人民出版社,1995。610-612。 {3}王作富,但未丽。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J]。法学杂志,2005,(4):21。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0.html -
了解详情
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的财物。 (五)本罪与侵占罪的界狠 1、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后者则必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财物,再利用各种手段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行为不必要求利用职务之便。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03.html -
了解详情
。 2、在客观表现不同。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 本单位资金案发后,人民检察院起诉前不退还。一般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挪用本单位资金不退还的,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观上想退还,但客观上无能力退还,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97.html -
了解详情
。 〔15〕《刑法修正案(六)》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范围扩大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后,解决了诸如黑哨裁判受贿行为和医生利用 林:《刑事政策:立场与范畴》,法律出版社2005 年版,第313 页。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 文章来源:《东方法学》2008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88.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1、立案标准: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 虚开发票罪只有达到一定数额才会对社会经济秩序产生破坏,才值得用刑法最严厉的处罚方式。何为情节严重要等待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二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89.html -
了解详情
第272条挪用资金罪之法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 定罪处罚。 其法律后果为:犯罪行为一旦被认定为第385条、386条所规定的受贿罪,行为人依法可能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此时,罪刑法定原则似乎陷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7.html -
了解详情
中,商业贿赂犯罪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关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贿赂犯罪和国家工作人员部分贿赂案件的统称。可见,商业贿赂犯罪在刑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440页。 ⒇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7页。 (21)参见[日]泷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2.html -
了解详情
一切公务活动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表现为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9 ] 对受贿罪侵犯的客体目前我国刑法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廉洁性,受贿罪的 一文所述: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意味着发生在医疗机构的药品、器械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如收取药品回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897.html -
了解详情
看刑法有关规定。 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 身分犯。此种分类为日本和我国台湾理论与实务所常用。 基于我国刑法分则有关身分犯的规定大多是针对职务犯罪和刑法总则视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为权利行为(正当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9.html -
了解详情
第九章渎职罪 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 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8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