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增加了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也因此变为刑事犯罪。 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在立法上下降犯罪门槛的力度 条的但书条款是否还有必要继续保留?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研拟中的《违法行为矫治法》如何无缝衔接?是继续以往的一元刑罚制,还是适当学习借鉴二元刑罚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501.html -
了解详情
的态度。在客观上,首要分子在聚众斗殴犯罪中,其聚众行为是聚众犯罪实行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所实施的组织、策划、指挥行为,不但直接影响着具体危害行为人的主观意志 一种情形是在斗殴过程来欲殴打对方人员,由于行为差误导致了己方人员有伤亡。这两种情形可能适用刑法中的认识错误理论来解决:第一种情形属于对象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304.html -
了解详情
为二人以上之行为人。该类案件中,如果所有行为人均全程参与组织、策划、指挥,即均符合首要分子的构成,则可直接按照其在案件中的作用大小,区分主从犯或者不 首要分子与积极参加者之角色划分。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冯军:论刑法解释的边界和路径以扩张解释和类推适用的区分为中心,载《法学家》2012年第1期;黄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414.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其行为只能是不作为,如抱婴弃于公厕的行为。2.对以消极的动作,违反了刑法中的禁止性规范,构成了刑法中的不作为,而称其为混合不作为,如 分为主犯、从犯与胁从犯;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和帮助犯在我国只是理论上的分类[10];其后,也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我们同意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人分类是两种分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63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领域均有所体现,构成刑法中的责任根据类型。其中,(1)代表的是传统的刑事责任根据模式,成立犯罪不仅要求证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相应的危害结果,而且必须证明行为人 刑罚惩罚的法益侵害性来指导对构成要件的解释。为了堵截刑法中的处罚漏洞,织就一张严密的惩罚之网,实质解释论习惯于实质判断在先,喜欢探究法规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70.html -
了解详情
的遍在性、互动性,无视在社会组织、结构、制度等更重要层次的社会风险,而单纯依据行为行为人的思路,强调个人风险、行为风险。参见卢建平:风险社会的 [64]Ibid., at 689690。 [65]舒洪水、张晶:法益在现代刑法中的困境与发展以德、日刑法的立法动态为视角,《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7期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9.html -
了解详情
》(第2版),有斐阁2010年版,第313页。 [14] 参见刘明祥:论刑法中的占有,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第36页;周光权:侵占罪 ,载《法政论集》第211号(2006年),第167页;李世阳:论诈骗罪中的财产处分行为,载《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第2期,第64页。 [74] 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071.html -
了解详情
置于体系解释论之后。因此,笔者认为,应当首先进行文理解释,尽可能地尊重形式逻辑法则,客观地认识刑法条文的语言意义;其次,联系刑法条文在整个刑法中的地位,联系 的解释。如果将财物解释为可以包括财产性利益,那么,张某的行为就可以成立诈骗罪。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公私财物,既可以是有形财物,也可以是无形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84.html -
了解详情
忽略的问题。但是,实定刑法中的许多概念如果仅靠解释的方法也是不可能弄明白的。因此不能幼稚地相信靠着解释就能够回答结果犯中行为和结果间必然联系的问题、 科学的自我统-性》,2007年,第103页,第105页以下;以及德莱尔:论法学中的理论形成,载德莱尔著:《法道德意识形态》,1981年,第70页,第7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18.html -
了解详情
抽象的原意,本身即具有不确定性。例如组织卖淫罪中卖淫的含义,立法当时的具体原意应当不包括同性之间的性交易行为,但将该行为解释为卖淫符合于立法的 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5]梁根林: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解释论,载其主编《刑法方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151页。 [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