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在司法上以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为根据,认定行为具有发生侵害结果的可能性;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在司法上以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为根据, 不科学、不先进所可能导致的打击不力情形的出现,其具体表现形式多为其他,或将某一同类客体单独规定一个罪名,如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等等。当兜底性条款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03.html -
了解详情
的目的(1)一直以来就是得到法律确认,无需过多解释。目的(2)则是依法行政实施的结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在依法行政的基本 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的,以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可见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责任主体只是一般主体,这也符合谁知悉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96.html -
了解详情
既遂的规定,[8]若是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严重结果的发生,则应认定为放火罪实行阶段的中止,适用第114条,同时适用刑法总则关于中止犯免除、 的,根本不成立该罪。正如刑法第397条罪状表述中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是滥用职权罪成立的条件而不是既遂条件一样。最后,生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1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理论上普遍认为不需要具备希望或放任的意志心态。(45) 除丢失枪支不报罪之外,可归入此种责任根据类型的罪名还包括滥用职权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判断而事先设定,在构成要件层面完全不必考虑是否存在危险的问题,自然更不必论及行为与作为结果的危险之间的因果联系。就具体危险犯而言,危险尽管是作为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理论上普遍认为不需要具备希望或放任的意志心态。[45] 除丢失枪支不报罪之外,可归入此种责任根据类型的罪名还包括滥用职权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判断而事先设定,在构成要件层面完全不必考虑是否存在危险的问题,自然更不必论及行为与作为结果的危险之间的因果联系。就具体危险犯而言,危险尽管是作为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11.html -
了解详情
[M] .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379. [8 ] 赵秉志.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上) [M]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9 ] 李洁. 论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J ] . 法学家,1998 , (4) :25~31. [10 ] 杨兴培,何萍. 刑法分则条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40.html -
了解详情
[M] .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379. [8 ] 赵秉志.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上) [M]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9 ] 李洁. 论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J ] . 法学家,1998 , (4) :25~31. [10 ] 杨兴培,何萍. 刑法分则条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84.html -
了解详情
中都存在,如刑法第186条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刑法第189条的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刑法第397条的滥用职权罪等都属于这种情况。我国刑法对 非法占有目的。[16]总之,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避免单纯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也不能凭行为人自己的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54.html -
了解详情
中都存在,如刑法第186条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刑法第189条的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刑法第397条的滥用职权罪等都属于这种情况。我国刑法对 非法占有目的。[16]总之,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避免单纯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也不能凭行为人自己的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9.html -
了解详情
加以认定?在刑法理论中,诉讼实践中对于非物质性结果不需要进行具体认定的观点不仅在否定非物质性结果的构成要件要素地位的学者中广泛存在,在承认非物质性结果 ,我国现行刑法条文在对其结果要素的规定中虽然没有明确是否包含非物质性结果在内,但司法解释明确认可了这一点。如对于滥用职权罪,我国1997年刑法典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