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事实错误,而对自己成为犯罪的行为,全然不了解,显然即属于法律错误的范畴。可见,对于因不知法律而犯罪的人从宽处理的精神,早在西周(至迟在战国 违法性认识的场合能否排除故意和行为的违法性、免除其刑事责任,以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以免除刑事责任等,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显然,这里面违法性认识是否属于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70.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这样来规定: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事责任的法律。 但是我认为,判处刑罚和判决有罪都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必然内容,但很明显,不能将犯罪和刑罚完全抹杀、或者 十一 第九个因素,是关于刑法价值的中道的权衡。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是否将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是否规定刑罚和规定什么样的刑罚,在打击犯罪与维护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0.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要把这种负面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到底什么样的案件可以适用刑事和解,什么样的案件不能适用刑事和解?显然,单从轻 罪、重罪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是不 生命是无法用任何价值来衡量的,除了法律,任何 人都没有权力去评价加害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我曾经见到过这样一起案件:单位的两名保安因琐事发生争执,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77.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规章制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以及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传统的劳动法理论认为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是劳动合同的 的。根据此条文的规定,只要出现上述三种情形之一劳动者无须提前预告就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对随时怎样理解?即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8.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次审议稿)(以下称《草案》)第四条规定: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和 既有权利的行为为过错行为。比如一个人在公园的椅子上休息,不论什么人(包括无行为能力人)以什么样的方式造成其人身损害,侵害行为都是过错行为,除非有免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1.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审,流于形式。 3.没有明确陪审员义务,及错案的责任承担。我国现行法律只规定了人民法院一审案件可以适用陪审制,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在执行职务时有与审判员同等的权利 。不定文化层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参加审判,毕竟审判也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其次,关于人民陪审员的酬薪。人民陪审员审判案件发不发薪,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9.html -
了解详情
,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 法官自由心证,会不会导致法官的恣意行为?法官自由心证的界限在哪里?是否应当以及从哪些方面对法官心证的自由施加一些合理的限制?又应当根据什么样的制度,对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61.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体验的叙说同样代表了正义恢复的某种路径,被害体验的叙说使身体受到伤害的人可以根据他们故事中的新的人和事来重铸自我。刑事和解过程被认为实质上就是 在刑事和解过程中将叙说一些什么,谁来听取被害人的叙说,对这一叙说可能有什么样的回应(诸如在叙说过程中,故事的主角犯罪行为人何时出现,叙说要不要以书面/口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49.html -
了解详情
对任何其他受伤的人或财产承担侵权行为责任,可能还要因未能将乘客运到目的地承担违约责任,而且还可能因违反道路交通法承担刑事责任。 侵权行为的定义因此可以这样表述: 一个疑难案件,原告受到了损害,应该得到法律的救济,这是没有疑问的,当时被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则是不确定的。在本案之前,处于多诺桂太太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38.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合乎这种标准,便是作为,不合乎这种标准,不论行为人曾为什么样的身体运动,都是不作为。偷税抗税人,拒不履行纳税义务,违反了国家关于缴纳税务 先前行为原则上不应包括犯罪行为,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后,有义务承担刑事责任,而没有义务防止危害结果发生,如果行为人自动防止危害结果发生,则是减免刑罚的理由,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