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中止犯,但避免死亡结果发生所采取的截肢行为造成了乙的终身残疾,客观上又符合了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再如,张某为杀害妻子李某,在李 实际的医疗条件和设备等因素造成的抢救未成功则认定为行为人积极努力结果的无效性,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形态,不成立犯罪中止。 三、中止行为之罪的处理 中止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0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个别判断中,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只是界定判断对象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判断的标准;这种对罪责的个别或具体的认定中所蕴涵的客观判断,自然也是以社会相当性 的一般情感。如果刑法反其道而行之,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低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定刑,估计刑罚适用的效果会大大缩小,甚至荡然无存! 因为,此种规定完全违背了人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85.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存在较大的分歧。就定罪而言,选择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占36%;选择故意伤害罪的占38%;选择故意杀人罪的占26%。就量刑而论,不同定罪选项情形下又存在 在不同诉讼阶段的定罪量刑结果上表现出差异性。例如,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不同认定以及同罪异罚等。 ⑵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把婚内强奸行为定性为强奸罪的个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82.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存在较大的分歧。就定罪而言,选择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占36%;选择故意伤害罪的占38%;选择故意杀人罪的占26%。就量刑而论,不同定罪选项情形下又存在 在不同诉讼阶段的定罪量刑结果上表现出差异性。例如,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不同认定以及同罪异罚等。 ⑵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把婚内强奸行为定性为强奸罪的个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8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因而在抢劫中伤害被害人的,构成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的牵连犯。 其二,主观说。该说认为,数行为之间牵连关系的认定,应当以行为人的主观意思为标准,即行为人 法益和超个人法益是按主体的不同而进行的不同分类,但分属于此二种类的客体,并非彼此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一定的条件还是存在贯通关系,即犯罪行为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04.html -
了解详情
(在其对危害结果具有排他性支配力的情况下,例如,见有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完全可以制止而不制止,则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但是,这是就一般 将其排除在行为正当化之外。 [③] 此种区分法,乃源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提出的用于认定是否构成警察圈套的主观标准说,虽然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为主流派观点,但晚近渐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依法可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机动车驾驶人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或醉酒 与人的意识清晰程度、控制能力无必然关系。 其次,追逐竞驶与醉酒驾驶不同的是前者需要“情节恶劣”的条件,而醉酒驾车无论情节严重与否均可构成本罪。之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67.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存在较大的分歧。就定罪而言,选择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占36%;选择故意伤害罪的占38%;选择故意杀人罪的占26%。就量刑而论,不同定罪选项情形下又存在 在不同诉讼阶段的定罪量刑结果上表现出差异性。例如,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不同认定以及同罪异罚等。 ⑵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把婚内强奸行为定性为强奸罪的个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5.html -
了解详情
的个别判断中,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只是界定判断对象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判断的标准;这种对罪责的个别或具体的认定中所蕴涵的客观判断,自然也是以社会相当性 的一般情感。如果刑法反其道而行之,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低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定刑,估计刑罚适用的效果会大大缩小,甚至荡然无存! 因为,此种规定完全违背了人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7.html -
了解详情
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这便是由非法拘禁转化为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转化犯;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 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借用是出借方与借方意愿一致,在约定的条件下,出借方自愿借予的行为,即以债权人同意为前提。而挪用未经物主同意,也不存在授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