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构成要件与犯罪构成的关系来看 众所周知,犯罪构成是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基于对封建罪刑擅断的憎恨而提出的罪刑法定原则的产物。如同法无 吗?对此,也许有人会提出,像中国现行刑法典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那样,将义务冲突明确规定为是不构成犯罪的行为,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可是,刑法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97.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区分同样适用于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社会危害性注重于对犯罪行为道德善恶价值的判断,罪刑法定原则注重的是犯罪行为形式的、客观可计算 方法迫使他人实施没有义务实施的行为,见死不救的行为,等等。在此情况下,是否会出现直接根据社会危害性理论将这些行为定罪,进而发生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76.html -
了解详情
支付经济补偿的。根据上述行政 法律法规,劳动行政部门本身就负有直接保障正当薪资关系的义务,更何况还能得到工会、当地政府、法院的补救。从实际情形来看,保障薪资关系 理解,也不至于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其次,刑法作为调整社会的有效手段,有必要对界限清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作出反应。但在罪与非罪的边界难以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35.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具有违法犯罪的特点。在我国语言中,赚黑钱、良心黑等词,也表达了强烈的道德与法律谴责的评价,是一种否定的评价,表明黑一词,有不正当、不道德的 规定的黑社会组织犯罪,我们在理解其行为特征时,必须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严格按照立法条文来进行解释与理解。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首先来看立法是如何规定的,《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92.html -
了解详情
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1]依照行为的方式,义务可以分为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不作为义务是一种普遍性注意义务,在权利人的权利为绝对权时尤其如此。作为义务 在刑法上行为人的冷漠不会受到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决定了法律没有规定的不予处罚,但民法不同于刑法,民法上的义务更接近于道德的要求,是形成和维护社会良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54.html -
了解详情
为指导的刑法学者认为,实行罪刑法定原则就应该对刑法作形式解释,即严格按照刑法规定的字面含义解释。然而,由于法律用语具有模糊性与多义性的特点,在一部法律中使用 的情感是维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法律存在的根基。贝卡利亚早就指出:道德的政治如果不以不可磨灭的人类感情为基础的话,就别想建立起任何持久的优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00.html -
了解详情
( 4 ) : 34 . 〔 13 〕 陈兴良.刑法疏议「M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 1 15 . 〔 14 〕 李晓明.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与刑法观念的变革[J ] .刑事法学,2001 ( 10 ) : 4 . 〔 15 〕 蔡道通.罪刑法定原则确立的观念基础[J].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4.html -
了解详情
都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也是大可质疑;此外,在社会转型时期,犯罪的评价与传统道德的评价也未必一致甚至可能相反。如果说古代社会,约法三章、十二铜表式的 纳入故意的概念之中,并不会否定确信故意的成立。违法性认识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行罪刑法定原则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对犯罪的认定,抑或是刑罚的科处,都须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79.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刑法首先是权利法,其次才是犯罪法。刑法的此种性质定位,彰显为以罪刑法定原则为基础的刑法的谦抑性,它要求刑法是紧缩的、经济的、补充的,刑罚之网 ,行为人以为要承担是一种道德责任,按照严格责任原则,结果却是一种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行为人不具备侵害较重法益的主观恶性,却要承担与此相适应的不利后果,显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2.html -
了解详情
法价值论意义上的技术理性。学者指出,从本体论来看,分析法学主张了自上而下的命令、义务、制裁式的法律观念,这种观念的模式建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法律制定说、 司法惰性,或者威胁到罪刑法定原则。相比之下,大陆法系犯罪成立理论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以国家刑法为基础,而包容民间刑法。其违法性与有责性的判断就是民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