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犯的概念并在立法中加以体现。 关键词:中止犯;准中止犯;因果关系;刑法 一、问题缘起:两个案例 案例1:张某在单位与领导王某经常发生冲突, 新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3] 林山田:《刑法通论》,台大法律系1995年9月修订5版,第202页。 [4] 赵秉志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02.html -
了解详情
】渎职罪;环境犯罪;环境监管;失职罪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我国刑法第九章第408条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 [8] 侯国云:《刑法因果关系新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1页。 [9] 刘金辉:《环境监管失职罪疑难问题研究》,厦门大学硕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103.html -
了解详情
说的学说类型,只是在筛选原因的标准上有所差别罢了。在因果关系问题上采不同的学说立场,直接影响着上述问题的理解。根据等价说的立场,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 版,第317页。但是,无论是扩张的正犯概念还是等价因果关系论,目前均已被放弃。参见陈忠林:《意大利刑法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50.html -
了解详情
还存在着诸如刑罚过轻、仅规定结果犯等等问题。 (三)司法执行的不力。 传统刑法理论主张必然性因果关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但是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2 月。 [18]田肈树:强化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2008年中国环境法学年会论文集》2008年10月。 [19]刘守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80.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中国证券欺诈的因果关系及证明责任 中国没有特别规定证券欺诈的因果关系问题,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 无论是民事案中的原告 , 当欺诈行为对证券价格造成重大影响并造成投资者损害时, 直接推定因果关系存在。[16]刑法学界也有相似观点, 在一个具体案件里, 如果已经具有危害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07.html -
了解详情
人“应注意车前状况”,故是否构成违法,在第一种情形有责任原因的因果关系问题,第二、三种情形则无。[29]但此时和背俗的情形类似,仍 义务人处于类似刑法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保证人地位”(Garantenposmon),而于得作为而未作为时构成“行为”,[33]从而不会发生在违法类型对权利侵害有因果关系,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70.html -
了解详情
人“应注意车前状况”,故是否构成违法,在第一种情形有责任原因的因果关系问题,第二、三种情形则无。[29]但此时和背俗的情形类似,仍 义务人处于类似刑法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保证人地位”(Garantenposmon),而于得作为而未作为时构成“行为”,[33]从而不会发生在违法类型对权利侵害有因果关系,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25.html -
了解详情
的根据,所以,在这里讨论作为已然之罪和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罪与刑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不同于刑法因果关系,后者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有刑法意义 的个别化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定罪问题。其次还存在一个量的个别化问题,这就是通常说的量刑问题。[28]罪与刑的因果关系,构建了定罪与量刑的逻辑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36.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质,它根本就不能作为肇事行为的一部分而成为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就刑法因果关系来讲,最浅显不过的道理是原因总是在前,结果总是在后。结果发生之后的 未正面涉及行为人对于因不救助而引起死亡的主观罪过问题。从因果关系角度看,该解释对“因逃逸致人死亡”设计了三个因果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中,逃避法律追究是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4.html -
了解详情
有“纵的共犯”之称,②这对于正确揭示共同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有道理的。对此,日本刑法学者牧野英一曾经指出:“我们认为应从如下两个方面观察共犯关系: 等人提倡的客观的归责论,也是一种有力的学说。它认为,因果关系问题与归责的问题应当加以区别,前者根据条件说进行判断,后者则根据客观的归责论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