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工伤损害救济存在着二元结构,而两种结构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所以其适用的归责原则本应当有所不同。目前在学术界和司法界,雇主对雇员的损害 第2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29 参见朱泉鹰:《论工伤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江平主编:《侵权行为法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21.html -
了解详情
,不属于用人单位。因此其雇工在工作中受伤,亦不能适用工伤认定。以上伤亡事故的人身损害赔偿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解决。关于退休职工受伤问题,笔者认为, 而受理的。对此,下列两种特殊情况下劳动保障部门受理超期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延长申请时限的;二是职工因用人单位承担了医疗费用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6.html -
了解详情
投交了《雇主责任保险》。事故发生后,原告在根据法律规定无须承担任何赔偿责任的情况下,仍然出于人道主义,主动地为刘某办理《雇主责任保险》的 中,如果被申请人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人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实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工伤认定部门应该依法裁定中止工伤认定程序,要求申请人提起确认劳动关系劳动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3310.html -
了解详情
投交了《雇主责任保险》。事故发生后,原告在根据法律规定无须承担任何赔偿责任的情况下,仍然出于人道主义,主动地为刘某办理《雇主责任保险》的 中,如果被申请人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人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实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工伤认定部门应该依法裁定中止工伤认定程序,要求申请人提起确认劳动关系劳动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255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一个完整的工伤赔偿程序包括劳动关系确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赔偿仲裁诉讼乃至执行很多环节,完整走 程序中有认定受伤职工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职权,但不意味着工伤认定部门可以对所有的劳动关系作出认定。工伤认定机关认定劳动关系应基于一般行政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9372.html -
了解详情
如实提供。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3、鉴定结论。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 的事实,受害人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而在工伤认定上是不区分侵权责任的,这与精神损害赔偿的要件相悖,不应同时支持。 2、观点二:职业病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031.html -
了解详情
的损失,具有惩罚性。三、二者给付主体不同:工伤保险由工伤保险管理部门依法定程序对符合给付条件的劳动者给付保险金;侵权行为,是由侵权者因侵权行为对受损者 、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的待遇(交通事故赔偿的误工工资相当于工伤津贴)。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先期垫付有关费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828.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交通事故、失踪、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伤害以及其他 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由经办机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一)用人单位依法申报参加工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224.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规定,是考虑到劳动者年老后在身体健康、劳动技能等方面都有下降,发生劳动风险的机会则有上升,已不适合继续从事劳动。从这一意义上看,虽然法律承认劳动者 高于工伤中的标准;人身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损失,工伤赔偿责不包括。从这一角度看,案例一中的企业虽然赢了官司,成功推翻了社保部门的工伤认定,但所达到的后果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3908.html -
了解详情
即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死因不明,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证据不能排除非工作原因导致死亡的,应当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和第十 规定处理。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2006]行他字第12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81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