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样的理由,即“截然不同的规范性确信、愿望和需求解释均有可能作为出发点”[14],从而放弃了对于讨论者“先入之见”的必要分析和考察。恰是这一点,使得 问题,但并非民法问题。区分民法问题和民法学问题,有助于我们区分“民事立法和司法的评判标准”与“民法学术的评判标准”。关于这一问题稍微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3.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识一直以来争议很大。 1、关于船舶优先权性质的代表性学说 (1)程序权利说。顾名思义,即认为船舶优先权是程序性权利。 (2)实体权利之债权说 所得中得到最先赔付。由此可 以看出,我国海商法虽然没有规定船舶优先权的项目包括司法费用和为债权人共同利益支出的费用,即使如此,仍然可以看出两者可以优先于船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9908.html -
了解详情
(以《法国民法典》第6条为核心),作一集中深入的介绍和评析,希对学界同仁有些微参考之意义。 一合同违法的两种可能:标的违法与原因违法 《法国民法典》 [12] 还有一些是标的违反潜在的公序,即司法公序,它是指由法官通过对法律规范的创造性解释而得出的公序。此时争议合同并未违反某个恰好精确对应的条文,因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550.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了正当性,著作权保护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 三、对合理使用法哲学的评析 上述用以解释合理使用的两种法哲学自然权利论和功利论,属于知识产权正当性的理论 合理使用制度可从以下方面完善: 1.立法应当保持可为之处尽量有所作为的立场,对于其他国家和我国司法实践中认识比较一致、成熟的合理使用行为,尽量明确列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008.html -
了解详情
罪为分析对象,具体探讨该罪主观方面的认定问题。 一、围绕本罪主观方面的理论争议及评析 绝大多数论者都认为,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醉酒驾驶 两罪的主观方面均为过失呢?对此,有学者提出,从体系解释的角度上看,刑法修正案采取第条之一、之二的条文序号形式,并非意味着这两个或者三个法条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808.html -
了解详情
的,同案不同判。争议焦点:月收入是30天的工资,还是21.75 天(计薪天数)的工资以及在误工期间受害人是否有休息权利。 评析: 《民法通则》 二也不利于司法裁判统一性。同样来源于中国法院网案例,却处理结果截然相反,让各级法院和法律工作者无法准确适用。故笔者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应尽快作出相关解释,受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730.html -
了解详情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61. {10}常凯.劳权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339. {11}Sandra S.Park,Working Towards Freedom from Abuse:Recognizing aPublic PolicyExceptio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63.html -
了解详情
乃指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马克思就使用异化一词解释了从劳动经由其对象产品,再到私有财产的过程;并指出,由于劳动的异化, 也不可能是全面的。 第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制定的计划是否有权通过诉讼的方式加以审查,即行政计划的可诉性问题,也存在着争议。对于行政计划的纠纷,可以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33.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对价,公众基本人权受到限制却没有获得相应补偿。为回应这些争议,学者们常引用洛克的劳动价值论、黑格尔的人格意志论、边沁的功利主义论等学说 使得A2K等民间组织在知识产权立法中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让法官在司法裁判中重新认识创作者与使用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给予合理使用规则背后的公共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79.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案件承办人制度是合议庭内部分工的体现之一,对于提高办案效率、减少重复性事务劳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应予以继续保留。但是,现行制度设计中对案件承办人的不当 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及的民事案件、少数轻微刑事案件能够通过简易程序进行独任审判。这样,本来并不富裕的司法资源就没有得到合理配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