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和接受的填鸭式传统,讲授的内容也仍然是概念、特征、原则等条条框框。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接触案例、分析案例的机会不多,教科书上也很少有对于案例 问题的研究应当突破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门槛,在内部充分贯通,并与法理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宪法行政法学等密切结合起来,还应当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76.html -
了解详情
特点是重视程序、重视形式,在法律方法上重视形式理性,法官应该有较高的法理学知识,运用法律基本原理、基本精神来解决现实中各种复杂问题,因为法律不可能对 属于比附方法范畴。 [21]陈新宇:《从比附援引到罪刑法定以规则的分析与案例的论证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22]主流的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79.html -
了解详情
art/700878.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7-31)。 [6]参见何渊、徐剑:《中国法理学最具影响论文排行榜基于主流数据库(1978-2008)的引证分析》,载//heyuan1979.fyfz.cn/art/722296.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9-11)。 [7]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38.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的想当然的常识性的错误,令人获益匪浅。 《政法笔记》——冯象 本书可以说是冯象的“案例”随笔,是旨在提供一种真正的“普法文章”。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 赵晓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 《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15.html -
了解详情
者借此公开他们所追求的规范目的。[19] 基于上述对于分期付款买卖规范宗旨的分析,可以明确,目前《合同法》第167条的规定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法律漏洞 ,第293页。 [21][德]魏德士著,丁晓春、吴越译:《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11页。 [22][德]KarlLarenz著,陈爱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30.html -
了解详情
负有的保障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 (二)我国司法实践中作为义务存在的实证分析 事实上,行为人是否负有作为的义务并不是任意推定的,也不仅仅是依靠道德上 法原理及案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页。第381-385页,第228-229页。 [9]参见[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54.html -
了解详情
中有这样一段话,使笔者对中国的不成文宪法研究的法理学基础感到担忧:基于对英美宪法学说与宪政实践的分析,作者区分了古典的政制与现代的宪法、政治宪法与法院 参见曹正汉:《中国民间社会的理:对地方政府的非正式约束一个法与理冲突的案例及其一般意义》,《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其余5篇均出现在200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74.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采纳后者以将此法从其合宪性缺陷(infirmity)中挽救出来。[44] 以上三则案例就足以说明,对于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解释方法的法律,优先适用合宪性解释 之结果。本文的合宪性解释限制部分将对此给予详论。参见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页。 [3] 如学者上官丕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04.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权法益的侵害。 2、涉性纠纷涉嫌敲诈勒索的主观条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分析 上述案例中的强奸勒索案、捉奸敲诈案之所以不同与敲诈勒索罪的入罪之构成,一则 的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参见徐永康主编:《法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264页。 [18] 窦丰:《为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79.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殊身份,一个普通人在他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是否负有积极的救助义务?依照前述分析,如果这种危险是由于行为人的先前行为引起的,那么行为人就负有救助义务,如 法原理及案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页。第381-385页,第228-229页。 [9]参见[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9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