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行使实体请求权有时也可能构成诉讼权利滥用,行使实体请求权当然要诉诸事实理由、法律依据乃至威慑,在对方不履行、进而言语不敬时冲突便在所难免,从语言对抗到 能力,他还多次执行了法院难以落实的判决。这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债务人倾向于对抗,而收债人介入后,债务人更可能合作。简言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6.html -
了解详情
该法律体系必将更为理性而文明。 目前,在大量案件中,如果我们欲知为什么一个法律规则表现为此种独特的形式,或者,我们对其存在本身多少心存疑惑,则 据我所知,迄今尚未予以充分解释或理论化的规则中挑选一例,说明理解法律理据(the reasons of the law)对于现实中案件判决之实际重要性。我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html -
了解详情
的时代要求我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制定并实施大量符合国际社会所遵循的一般性法律原则的同时又兼顾中国的文化传统——无论是旧传统还是新传统——形成的各种习惯, 的理解对构成“问题束”之核心的问题简单提炼一二。 第一、反思“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透过对这个论题的理论讨论而阐明界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或者宪法学中的概念或者规范的客观性则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这也是为什么法律或者宪法需要经常立、改、废的原因。特定规范在一个时期有客观性做 1984年版,第579页。 [13]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14]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174.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权的废除和变法维新。不过这些事实,并不能直接解释具体的选择。为什么没有选择别的法律制度呢?事实上,最早允诺中国变法之后就可以废除领事裁判权的国家 认识 首先要指出Shleifer所说的一个容易被我们自己忽略的事实:全世界的转轨正义、法律移植,或者说变法,只有两个国家是主动性的,即日本和中国。其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037.html -
了解详情
,就只能是一种空想。起点就是终点,1908年的悲剧式选择即不是将法律的来源从本国的实践或者公共舆论的形成方式(public reason-ing)来产生, 了这一进程。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层面,就不难理解在1908年之后中国法律为什么没有摆脱起点依赖的问题。在社会动荡之间,国家并没有完成IPF向原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036.html -
了解详情
层面上被宣告为无效并受到有效遏制。{5}(143)刑事程序法只要没有确立旨在宣告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无效的机制,只要没有为这种宣告无效机制的实施确立基本的司法 不出庭作证问题在内,笔者提出了一个令人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实践中往往有法不依?为什么法律会在实践中被异化?法治,作为高度文明的体现被世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511.html -
了解详情
改变原初审判意图 尽管我国的宪法和诉讼法早就明确规定,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除了服从法律以外,不服从任何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有关处理具体案件的指示或命令,任何 也是经过人民选举的代表投票同意的,可以说法律也是人民意志的产物,因此法律也代表了人民的意志,为什么追求法律效果就不是终极目的呢?另外,相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500.html -
了解详情
种人格权。一审判决与二审判决的理由却令人费解:为什么姓名被正确称呼是一种事实利益而不是法律利益?为什么说姓名权被正确称呼属于侵权行为法所保护的利益 6引书,第796页。 [10]马俊驹:《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26-466页。 [11]同注10引书,第426 - 46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07.html -
了解详情
对全国经济的宏观管理权,第99条规定了地方政府对发展地方经济的管理权。为什么我国政府部门对经济的管理比较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更直接呢?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 商业银行法》颁布后,由于政策性业务形成的不良资产,更要认真研究了。为什么在有关法律公布之后,依然继续形成这种类型的不良资产?这里涉及到有法不依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9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