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 (三)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四)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47.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章受案范围 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 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有义务协助执行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拖、拒绝或者妨碍执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62.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赔偿法缺失完善 前言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并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制度, 委员会却因法律没有赋予相应的执行权力而陷入尴尬境地。 笔者建议:确定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决定的期限,自赔偿决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必须履行完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08.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在行政诉讼中,同原被告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公民、组织,自己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2]有学者认为所谓行政诉讼第三人 裁判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指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已经或将会产生实际影响,这种利害关系包括不利的 关系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00.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十一条之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只有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最高人民发言在 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当时,考虑到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不成熟的情况,行政法还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76.html -
了解详情
人范围的界定: 行政诉讼法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所谓同提起 涉及的范围并不仅限于行政法律关系,还包括民事法律关系和其他的法律关系。 总之,利害关系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在客观上已经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41.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类别民事主体的规定,但《民事诉讼法》第49条却明确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笔者认为,上述立法上的实然状态并不能 而是借助于业主大会这个议事机构形成独立意思,不同意大会决议之业主有容忍及服从的义务。独立利益与独立意思奠定了业主团体成为独立民事主体(即被赋予民事权利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98.html -
了解详情
资源。 (二)行政诉讼的唯一目的保障权利 笔者认为行政诉讼的唯一目的就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理由如下: 1、从宪政的视角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同是也包括在必要的时候采取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措施。比如在原告提起的履行义务之诉或给付之诉中,如果出现了行政机关违法不作为的情形,法律应赋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39.html -
了解详情
指行政主体所具有的确认或否定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或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是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确认和 民事诉讼中,行政诉讼部分当事人地位是明确的,原告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应当为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5.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 权利义务的最严厉手段之一。行政强制如果运用得合理、合法,就能够令行禁止,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反过来,如果行使不当,就会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带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