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表述中与审判相关的问题本身就包含了部分实体问题,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这在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亦能找到依据,如证据及案件事实的整理、 被告人刑事责任的确定发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刑事审判的顺利进行。通过调解活动,被害人与被告人双方关于民事赔偿问题的大体意向和争点问题提前得以明确,为庭审的顺利进行奠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362.html -
了解详情
有罪判决人不利地作了证词、鉴定;3. 参与了判决的法官、陪审员,在与案件有关的问题上犯有不是由受有罪判决人所引起的、可处罚的违反其职务义务的 监督程序[13]。 第二,没有区分事实认定错误与法律适用错误。与法、德、美、日等国刑事错案只涉及事实认定错误相比,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于需要再审的刑事错案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729.html -
了解详情
是刑事诉讼的基石,对于准确定罪量刑,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关键作用。《解释》根据法律修改情况,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在“1998年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特别是我院会同有关部门于2010年5月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207.html -
了解详情
是刑事诉讼的基石,对于准确定罪量刑,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关键作用。《解释》根据法律修改情况,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在“1998年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特别是我院会同有关部门于2010年5月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610.html -
了解详情
是刑事诉讼的基石,对于准确定罪量刑,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关键作用。《解释》根据法律修改情况,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在“1998年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特别是我院会同有关部门于2010年5月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382.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作出是否没收的命令,并不考虑定罪与否。[12] 三、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的立法原因 (一)规定判决前的财产没收程序是刑事立法体系科学性的内在要求 首先,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中涉案财产处理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也未构建系统完备、操作性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761.html -
了解详情
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为避免上述某些问题,确保法官准确查明案件事实,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不得不要求检察机关庭后移交全部案卷材料,这就导致 得出的结论为唯一结论。有学者指出,这是结论唯一首次出现在司法解释文件之中。将定罪最高证明标准确定为结论唯一是合理的,不仅可能达到而且有必要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3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制度的建构,而是如下文将提到的,在于现行制度的落实和司法理念的更新。 (二)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基本原理上的悖谬:违反了过失犯罪是结果犯的基本命题 犯,《东吴法律学报》第十七卷第三期。 [12]《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57.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2010年2月8日发布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被告人案发后对被害人积极进行赔偿,并认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 ,我国的司法实践却习惯于将预防刑情节也作为法定刑升格的条件。 例如,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36.html -
了解详情
年5月有关部门又联合颁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实体法上,2011年5月 教授就曾向最高人民法院建言,将常见死刑罪名中的酌定量刑情节予以细化,并通过司法解释规定具备某些酌定量刑情节的可以不适用死刑,以此来统一死刑适用标准、减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7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