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完善对策: (一)尽快出台《国有资产法》,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解决公司所有者缺位的问题,确保出资人到位。这是完善我国公司 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独立于政府部门,有利于政资分开。但要将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落到实处,仍缺乏相应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因此,应尽快出台关于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46.html -
了解详情
巨额收购资金的来源、MBO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后续计划等核心内容,必须强制性要求进行信息披露。被收购股份的定价依据关系到国有资产是否流失,应当作为强制性公开信息 投资基金这一基金种类。对私募基金,草案未置一词。[⑥]参见张忠军:《上市公司法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⑦]《上市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5.html -
了解详情
, 由此拉开了中资企业在港买壳上市的序幕。 1990年2月,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国际信托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香港)委托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 未完全杜绝。(2)造壳上市中, 由于境外壳公司国有资产的经营主体在国外,其经营要按东道国的法律进行操作,接受东道国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从而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93.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法的规定,避免国有资产不应有的流失。 根据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态度可分为友善并购和恶意并购。前者是指对目标公司有利的,至少不损害其经营管理的一类收购, 两部法律为基础的调整外资并购方式、行为措施的法律规范体系。 (四)对于外资并购中涉及到的国有资产评估、职工的劳动保障、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都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5.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在商业银行所在地的公证机关办理公证手续。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审计机关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联合对担保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充分性、可行性及其履行情况进行 传统立法态度应予转变,应当授权董事在作出公司经营决策时适当考虑非股东利害关系人利益。立法中还应当导入社会公开法律机制,把股东之外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77.html -
了解详情
并就剥离不良资产政策与法律的相互协调问题提出了思路。 前一个时期的“审计风暴”披露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资产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引起 一)借款人被依法撤消、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二)借款人虽未依法终止法人资格,但生产经营活动已停止,借款人已名存实亡;(三)借款人的经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08.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作人员很容易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寻租的对象,经营者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因此往往有恃无恐,这种先天性的体制缺陷也因此使国有控股公司成了产生腐败的土壤 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推进市场诚信建设,有效规范企业家、市场中介人员行为的专门法律,这些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作用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的从业行为还远未纳入依法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02.html -
了解详情
是关联企业。虽然法律并不限制自然人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主要是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我国进行国有资产重组并在境内外上市后,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的股东控制着该上市公司,这样一来则该上市公司必然会与上述控股股东所属的其他经营实体或业务之间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79.html -
了解详情
竞争性经营;在无线讯呼网络市场,跨省联网无线讯呼公司23家,双向讯呼经营公司6家;在数据和互联网传输市场,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 ,客观、公正地规制电信服务市场竞争的改革初衷。因此,笔者建议,应当按照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管理者职能相分离的原则,首先建立电信服务业专职国家投资机构,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89.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逐步成为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抉择。 二 我国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始终是改进和完善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即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 出的一套国际标准,并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该原则旨在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框架提供参考,也为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