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是我国内地学者研究连续犯的法律依据。我国内地刑法理论认为,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罪的数个 这才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相符合。 我国内地刑法理论在罪数论中,除上述问题外,还研究了其他罪数形态,如继续犯、结合犯、吸收犯等。由于这些罪数形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3.html -
了解详情
评价因素的宗旨相悖。 违法性认识中的违法如何理解,在理论上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此,存在可罚的违法性认识说、法律不允许与违反前法律规范的认识 或者其他违法性有认识,但对于刑事违法性没有认识,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也能认为具有犯罪故意的违法性认识吗?由此看来,法律不允许的认识说对于违法性认识范围的确定过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5.html -
了解详情
道理。抽象危险犯与行为犯,尤其与举动犯的界限如何划分,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危险犯,包括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实际上只不过是希望犯的一 分为故意犯与过失犯。下面,对这两种犯罪类型是否存在未完成罪的问题加以分析: 1.故意犯 犯罪故意可以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未完成形态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8.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是梅茨格尔没有在未遂犯中区分清楚故意和主观违法要素的区别,而是为了顺应结果无价值和客观违法论从而对事实问题削足适履,不能够正视行为无价值,这点 伟:犯罪论体系的选择与引入责任要素的制度障碍,载陈兴良主编:《犯罪论体系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0页。 {20}参见前注{18},林东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359.html -
了解详情
回避的问题,因而也是刑法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刑法理论对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且成果颇丰,但是仍有许多 件很难的事。另外应该看到,在同一过程中,针对同一个对象,行为人在坚持高位犯罪故意的情况下,实施相关侵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应该相对较高;而行为人在放弃高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92.html -
了解详情
,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和构造,同时,如何将注意义务、违法性等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联系统一起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 注意义务和结果避免义务的问题 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80页。 ①参见姜伟:《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群众出版社,1992年,第275-261、285、286页。 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547.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研究状况相对较为薄弱,本文即对其中的几个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一、投敌叛变罪的本质属性 投敌叛变罪侵犯的同类客体是国家安全,刑法学界对此并无异议 ,在行为犯中,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的实际态度不属于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不是犯罪故意的内容。就本罪而言,由于法律没有将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517.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表现、罪过形式、罪数形态、犯罪形态及其死刑适用等几个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间谍罪 疑难问题 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 为犯中,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的实际态度不属于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不是犯罪故意的内容。 在我们看来,要正确界定间谍罪的罪过形式,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259.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挑动,群体性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聚众犯罪有增多的趋势。这类事件中往往是犯罪与违法、一罪与数罪、此罪与彼罪、普通经济社会问题 .www.chinacourt.org. [10]孟庆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65. [11]钱六叶.教唆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378.html -
了解详情
对前者持不同的观点必然导致对后者得出的结论不一致。例如,共犯关系是研究共同犯罪错误问题的理论前提。不同的理论对共犯关系界定的范畴迥异。行为共同说认为, 。本案中,乙作为实际完成杀人的实行犯,无论作为被教唆者还是被帮助者,均应负故意杀人罪既遂的责任。甲主观上自认为是教唆犯,客观上起到了精神性帮助犯的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2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