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的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对二倍工资中属于用人单位法定赔偿金的部分,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适用《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 期限劳动合同。 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期满后,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依法续延,比如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者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260.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关系之一,牵涉千家万户,关乎社会稳定。 2008年《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颁布实施以来,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成为民事审判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 连续计算。北京规定被动接受单位安排的,不连续计算等。 《解释(四)》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085.html -
了解详情
及常委会相继制定了如《物权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个人所得税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与保障民生有关的法律,使2007年成为中国民生立法 年第12期。 [6]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共27条的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历时5年、经过4次审议的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21.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可预测性。[21]法官也不再是走进田间地头主动化解案外纠纷的社会工作者。第五,基于对人民陪审员认识的提升,陪审员的审判功能应严格落实,同时,人民 :北京法院网《北京法院指导案例》2006年第111期(总第937期)。 [11] 新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已将仲裁申请期限修正为一年。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511.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第四条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用人单位确需裁减人员,应按 持续11个月才能结案,如果单位败诉,则需要支付争议期间的11个月工资。而按照目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即员工可以不必在被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7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劳动部门应吊销就业证。 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与被聘用的外国人发生劳动争议,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处理。 第二十六条 条、第十条中的职业签证修改为Z字签证 。 二、删去第十四条。 三、将第十五条修改为获准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应凭许可证书及本国有效护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411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 有关仲裁时效和起诉的规定及适用《劳动法》。《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452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 有关仲裁时效和起诉的规定及适用《劳动法》。《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754.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十六条也明确规定,对于非法用工关系中所涉工伤按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其二,在司法实践中,倾向于将 没有明确规定。 反对观点认为,工伤认定中事实劳动关系仍应由劳动仲裁部门确认。对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受理问题的复函》都有规定。如工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653.html -
了解详情
的裁决,劳动者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而法院也是按照《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如果劳动者仍然不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劳动关系 ;三是,工作服只是一个间接证据,很难直接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核心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4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