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已经作出了明确规定,将其纳入犯罪范围。但在具体适用法律时,却遇到如何认定犯罪数额和犯罪形态这两个相关联的问题。实践中对此也存在不同的认识 收受他人财物未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判断问题行为人在收受他人财物之后予以退还或者上交的行为如何界定其性质,曾经也是受贿罪判定的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论的一个问题。前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58.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不能排除在个别情况下冒用他人伪造、变造或作废的票据。比如冒用人通过盗窃、抢劫、抢夺等非法途径持有他人票据后又冒用的,并不一定知道自己冒用的他人票据 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过失签发空头支票的,不构成本罪。如何认定本项中的签发空头支票行为,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点:第一,行为人完成了支票出票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20.html -
了解详情
身份的主体构成受贿共犯,共同受贿的故意及行为如何认定,介绍贿赂罪与受贿、行贿共犯之间的界限,共同受贿的数额如何认定?等等,存在较多问题,困扰着司法 对共同受贿也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11月4日《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去认定。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在共同贪污的案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1.html -
了解详情
口供能否作为民事案件的证据;三是工程款与追赃、损失赔偿如何处理。笔者仅就民刑交叉案件中合同效力如何认定?谈谈自已的看法。 在审判实践中,有的学者认为对 。但是,有证据证明被害人明知签订合同对方当事人是借用行为,仍与之签订合同的除外”;第五条规定:“行为人盗窃、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58.html -
了解详情
》采纳了控制说的观点,明确指出:作为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 购住房》新华网; ②刘为波;邱振华《贪污不动产行为的司法认定》法律教育网; ③熊选国、苗有水《如何区分贪污罪的既遂与未遂》人民法院报; ④《全国首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7.html -
了解详情
是有充分根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关于无责任能力的问题,可以在解决是否有杀人、盗窃、侮辱等任何一个犯罪构成的问题之前解决。责任能力通常在犯罪构成的前面讲,它总是被 该当性行为的范围与违法阻却事由的范围如何彼消此长,都不会改变。通过构成要件该当性而将正当行为的认定纳入定罪的司法过程,在违法性中予以排除。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93.html -
了解详情
仍然不够明晰, 也未提及追诉期限是否适用于第15条, 同时还存在物质利益如何折算为货币等关系到受贿数额认定等问题。显然, 《解释》并非尽善尽美, 但如何在 行为都有可能被刑法再次处罚, 如已经受过行政处罚的盗窃行为会被刑法再次处罚, 这显然是滥用刑法, 与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相违背。 第二, 将未经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5080.html -
了解详情
仍然不够明晰, 也未提及追诉期限是否适用于第15条, 同时还存在物质利益如何折算为货币等关系到受贿数额认定等问题。显然, 《解释》并非尽善尽美, 但如何在 行为都有可能被刑法再次处罚, 如已经受过行政处罚的盗窃行为会被刑法再次处罚, 这显然是滥用刑法, 与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相违背。 第二, 将未经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775.html -
了解详情
仍然不够明晰, 也未提及追诉期限是否适用于第15条, 同时还存在物质利益如何折算为货币等关系到受贿数额认定等问题。显然, 《解释》并非尽善尽美, 但如何 违法行为都有可能被刑法再次处罚, 如已经受过行政处罚的盗窃行为会被刑法再次处罚, 这显然是滥用刑法, 与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相违背。第二, 将未经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759.html -
了解详情
仍然不够明晰, 也未提及追诉期限是否适用于第15条, 同时还存在物质利益如何折算为货币等关系到受贿数额认定等问题。显然, 《解释》并非尽善尽美, 但如何在 行为都有可能被刑法再次处罚, 如已经受过行政处罚的盗窃行为会被刑法再次处罚, 这显然是滥用刑法, 与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相违背。 第二, 将未经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9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