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职务便利的国家工作人员犯罪从重处罚)等刑法原则规定的;由司法解释规定的,如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关于审理倒卖车票刑事案件的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 刑事法学专题研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9}徐留成:混合主体共同犯罪定罪问题研究,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9期。 {20}林维:《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25.html -
了解详情
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也不能以贷款诈骗罪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十分明显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 主编:《单位犯罪基本理论研究》(2007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董玉庭:论单位实施非单位犯罪问题,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13.html -
了解详情
委托辩护(1 3%)。{11} Morris B.Hoffman等人以量刑幅度为指标进行的研究中,当不考虑指控严重性的因素时,公设辩护较之委托辩护的刑罚高出 程度上影响会见效果。而在审判阶段,既不存在安排会见问题,也不存在司法人员在场监视问题,会见自由权得到较为充分的保障。 [19]其中,指定辩护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69.html -
了解详情
[4]检查扣押权。[5]授权调查财务账册权。这是当在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供职的人员犯罪时,从与其本人、妻女有关任何财产中发现证据的一种重要方式[17]。相比之下 第129页。 [2]左德起:《职务犯罪侦查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3]蔡定剑:《司法改革中检察职能的转变》,《政治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46.html -
了解详情
和非法侵入的权利,也是针对公共权力机构的行为的。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为收集犯罪证据,经常会实施搜查、扣押、窃听等调查活动,而这些活动无一不对公民 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另参见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6.html -
了解详情
部门的参与;建立刑事和解备案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倡导多样化赔偿方式;提高司法人员素质;保障和解人权利。 王金凤(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2002 是目前不宜对主持者作出统一规定、主持者应由当事人选择。我想对主持者问题的研究,可以再从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一是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挖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4.html -
了解详情
众说纷纭,司法实际部门也因缺乏统一的司法解释而存在着不同的做法。 贪污罪属身份犯,关于身份犯的共同犯罪问题,我国刑法总则未加规定,因此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就欠缺 : 1 申勋潮、江启疆《论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载杨敦先等主编:《论刑法施行疑难问题研究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的认识必须达到与客观存在的社会经验事实相一致的程度;对犯罪事实的证明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是司法人员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唯一标准。[6] 二、法律真实说 所谓法律真实, 第247页。 [9]樊祟义、锁正杰、吴宏耀、陈永生:《刑事证据前沿问题研究》,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十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6.html -
了解详情
其实是在传统注释法学研究方法下对国家现行法律的一种认同,从立法的规定可以发现,我国《刑法》第94条即明确将侦查人员界定为司法工作人员。从法律意识的 认为,在检察引导侦查内容的规划上,还必须注重一个当今司法实践中非常主要的问题:效率问题。现代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所以,在对待犯罪的态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66.html -
了解详情
了新制度的权威性,加剧了进一步的违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三)转型社会的违法、犯罪特点 我国学者对社会转型期犯罪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经济发展与犯罪的关系 益的暴力犯罪、严重侵犯国家法益的公职人员犯罪等严重犯罪。笔者认为,确定大与小的标准不能只看犯罪的严重程度以及刑法所规定的法定刑的高低,而还应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