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就指出,李昌奎案二审不当改判死缓,并不能说明我国现行死刑政策本身有什么问题,只是执行死刑政策过程中在处理个案时出现的偏差,属于个别现象。司法机关以 的标准是有立法依据的。我国刑法典第234条对于故意伤害罪适用死刑的条件即是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同时,经《刑法修正案(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67.html -
了解详情
但刑法对于判决宣告中有数个死刑、无期徒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按照什么原则实行并罚并未做出明文规定。对此,我国刑法学界一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 意见》的规定,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要作为严惩的重点,依法从重处罚。以上三个方面,导致司法实践中死缓的适用较为随意,这也是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33.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附加刑的未成年人案件,在校学生犯罪案件,因故意伤害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交通肇事案件,过失致人重伤案件等。主观上要求 的利益,加害人还是被害人? 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到底对国家和社会恢复了什么?我认为,是恢复了公民对司法的信仰。调查表明公民愿意在检察官主持下和解,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4.html -
了解详情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二十九、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暴力行为,它既指肉体上的伤害,例如殴打、体罚、行凶、残害、捆绑、 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属性时,就触犯了刑法,可能构成虐待罪、侮辱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 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26.html -
了解详情
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一定年龄就是开始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确定从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是刑法立法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对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利益具有 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对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4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减轻处罚或者排除出犯罪之外[18]. 我国关于非法行医行为犯罪化的限制是从情节方面进行限制的,但是,什么是情节严重并没有相关的解释,导致了司法中的混乱现象,而 存在故意心理,而非法行医罪对致人伤害的结果则出于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故意伤害罪在犯罪主观方面上的主观恶性比非法行医罪严重,但是,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0.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理论,只是将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部分要素补充为专门的违法要素,导致该要素不是故意的认识对象;而陈兴良教授则将刑法明文规定的全部罪量要素独立于罪体 与法官在找到适用的刑法条文之前,凭直觉认为许霆的行为肯定构成犯罪,至于构成什么犯罪,需要对相关法条所规定的构成要件进行再探索、再发现,从而使案件事实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8.html -
了解详情
的形势亦不容乐观。而以故意伤害为主的其他六类犯罪,因为赔偿责任人均为被告人本人,且绝大多数不具有赔偿能力,被害人的总体获赔率较低。 二是从获赔途径角度分析。附带 其次,该基金操作随意性大,缺乏严格的程序规范。能闹的就给点,老实的就什么都没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法官无奈地表示。2004年,被害人覃某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2.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伤害罪或者强奸罪的构成要件,法官在对先前行为进行定性和处罚时,必然按照故意伤害罪或者强奸罪定罪量刑。如果把先前行为作为抢劫的手段行为,从而认定临时起意 ?即在临时起意取财的场合,作为抢劫手段的暴力、胁迫行为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以下对此进行分析。 一般认为,抢劫罪中的暴力、胁迫必须达到足以压制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7.html -
了解详情
说,行为人对任何走私对象已经涵盖在认识范围内。也就是说,尽管行为人不知道具体走私的是什么,但对走私的对象有一个模糊的范围,实际的走私对象在其模糊认识的范围 致人伤害、死亡行为),而触犯两个异种罪名(妨害公务罪和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犯罪形态。 【原文出处】《中国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