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杂志》2011年第3期 【摘要】侵犯客户名单的商业秘密案件多发生在企业员工离职、跳槽过程中。客户名单纠纷案件的审理存在诸多利益冲突和疑难点, 提出具体的判定方式。 最后,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责任承担方式, 对于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这两种民事责任, 学界并没有结合客户名单的特征进行法律适用层面的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22.html -
了解详情
越战中美国军事人员的案例,因此,法庭没有发布使用禁令,而是判决原告在得到赔偿之后,应与被告达成使用许可合同,允许被告在支付了合理的使用费之后继续 谢尔玛规则确立12年以后,1949年,原告Conmar Products指控被告故意引诱其员工离职,使其向被告泄漏了原告制造拉锁的七项秘密。该案判决侵占者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34.html -
了解详情
出具离职证明而导致劳动者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或无法就业,进而要求单位赔偿的争议屡见不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 单位的工作年限。其中,并不包括对劳动者的个人评价。如果单位在离职证明上所写的、对离职员工不利的解聘原因是编造的、莫须有的,那么单位就侵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871.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的。对于商业秘密权利人而言,相比事后救济,更重要的是事先预防。而在因员工离职而导致商业秘密泄露,物理上的一切保密措施都可以说没有任何作用,因为 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中招用的用语似乎带有主动的含义,从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论述看,其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630.html -
了解详情
按员工一日工资标准(依天计算)补偿给公司。后员工未提前30日通知即离职,公司告员工要求员工按照合同约定赔偿,法院能否支持? 【裁判要点】 依据《中华人民 故其请求无事实根据,法院不予支持。摩某尔公司要求确认张某联合本部门员工跳槽属恶性行为的请求,不属于劳动争议审理范围,法院不予处理。综上所述,一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63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另外,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虽然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数额未有限制性规定,但是参照国外判例以及合同法对价原理 内,雇主应支付补偿,禁止竞业期间每一年的补偿,其数额应不得低于员工离职时依约能取得的报酬之半,当事人就每一年禁止竞业期间所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业务或者与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给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的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人员未经 却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定。更突出的问题是,企业规定员工离职后的竞业限制,实际上是限制了员工的择业自由。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人一般都是高级管理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3.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法律依据;清源公司没有使用鸿雁公司的鹅肥肝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原审认定上诉人赔偿鸿雁公司经济损失为235万元没有事实根据。综上,请求二审法院改判上诉人无罪,并 手续,并在工作、属于企业的文件、电子存储设备等都交接完成后方可离职。有必要时,可与员工签订《离职承诺书》或《竞业禁止协议》,明确其离职后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600.html -
了解详情
计划的,则其个人账户可转入新的年金计划。问题在于,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员工离职后,如失业或新就职企业未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应如何处理?应由受托 报告交给他人拆阅的行为,严重侵犯其个人隐私权,分别提出3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桃源县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最终调解结案:桃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补偿两原告3500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78.html -
了解详情
条款的,仅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5]实务中,上述赔偿责任发生的概率极低。其实,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 应在离职日起一定期限(如3个月)内行使,否则亦将自动失效。因此,员工离职时很难获得尚未归属其名下的股票期权,行使已归属的期权也受到一定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