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能动性必将推动社会经济的变革和法律文明的进程。 【关键词】司法能动性;民事证据;自由裁量权 【写作年份】2007年 【正文】 一、司法能动性之内涵 毫无疑问, 负担即告解除。但大陆法系国家在庭审活动中主要是由法官依职权进行证据调查活动,从调查的结果上构建内心确信的基础。在大陆法中,法官对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0.html -
了解详情
辩双方与法官之间的权力分配。在此意义上,证据调查问题主要是一个程序问题。三是,根据法庭调查的证据,对于双方存在分歧的纠纷事实应当做出何种判断, 。[16]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供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学生学习使用的《证据学》教材承袭了上述观点,亦认为:查明案件的客观真实,归根结底,就是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10.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证言笔录、被害人陈述笔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笔录。综合资料就指证据调查过程摄制的音像资料。音像资料既可以反映物证,也可以反映人证,还 江伟,刘家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 [10]裴苍龄.新证据学论纲[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9.html -
了解详情
,该规定过于笼统、概括而不宜操作。我国应当引入文书提出义务制度。 (三)完善当事人收集证据的保障措施 1.建立审前会议制度。审前会议是准备程序法官对案件进行管理的重要 1999年版,第6页。 [7]齐树洁、黄斌:《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52-59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6.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要求当事人善尽其协力迅速进行诉讼之义务,促使当事人将所掌握之事实、证据及相关之诉讼资料,尽可能于诉讼程序前阶段提出,另一方面,也必须扩大法官阐明 证据保全程序的结果在诉讼程序中,法院能否直接作为裁判的基础?是否需要重新进行证据调查?对此,台湾《民事诉讼法》第375条之一仅对讯问证人作了灵活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8.html -
了解详情
的效力,从而对案件作出接近客观真实的判决。实践中,法院过多地主动依职权调查取证存在以下弊端:违背诉讼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和诉讼程序公正的原则;不利于法院 的范围规定过予原则、弹性极大,且主观色彩极为浓重,直接导致了审判实践中证据调查收集活动的极度混乱,从而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司法公正。笔者认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辩护权大大地打了折扣及如何保护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和辩护律师在执业过程中的执业安全。 关键词:证据 调查取证权 律师 充分保护 一、 和通信,出席法庭,参与诉讼,以及享有诉讼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律师调查取证所面临的困难和困境 (一)时间受限 由于律师接受刑事辩护任务始于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27.html -
了解详情
无处理;[8](2)制度的配套:包括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律师在场制度,律师证据调查权限的扩大,讯问程序和搜查程序的进一步完善,等等;(3)成本的配套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排除规定》),这可谓刑事诉讼法领域的一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49.html -
了解详情
或复制;当事人在本案诉讼中可以直接援用,无须另外申请对证据保全的结果进行证据调查。我国仅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若干 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267页。 (19)毕玉谦:《证据保全程序问题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2期。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37.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责任的分配首先要求负有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必须首先向法官提交表面上充分的证据(primafacieevidence),使法官相信指控事实的存在具有很大的可能性,法官才会将案件 中不仅不承担实体层面的证明责任,也不承担程序上的证明责任。法官的证据调查是其职权所决定的,而非履行证明责任,这决定了法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