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在复仇问题上,精英官僚与平民百姓的想法比较一致。 儒家虽说“仁者,爱人”;但是,也讲“爱有等差”。在传统中国的“伦理社会”中,复仇也有等差。 法度,具有理性建构的特点,而且,也是“天道”的反映与表达,所谓“则天顺时”的法律思想,即是简明扼要的言述;因此,也有“替天行道”的意涵;进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98.html -
了解详情
者基于“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的儒家思想,结合在当时社会业已形成的并普遍流行的法律观念,就司法实践中的复仇问题及立法中的亲情 压迫阶级利益的工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恶法”“息讼”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往往并不认为法律与“公平”“正义”“神圣”“秩序”有什么直接关联,对于法的认识是相当混杂的。当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3.html -
了解详情
性解释、科学性解释以及作为创作性解释(creativeinterpretation)的艺术解释,比较而言,法律解释与艺术解释最相近似。为什么?因为艺术解释把作品与作者区分开来, 、动态均衡的思想境界。阅读《法律答问》和《春秋繁露》,也不免要联想起德沃金的“连锁小说”的比喻。有人甚至指出过,儒家法学与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8.html -
了解详情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 总结荀子的法律思想,特别是法律适用上,可以发现他是把形式与实质二者相结合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中国 说理上主要采用比类推理,虽然同样适用于判例的创制和判例的适用,但却更受制于教义化的儒家伦理道德规。在司法适用的功能上,成文法典下的判例在法律适用中基本上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83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当然没有自然法,也自然没有法治。[13]赞同者则认为中国有自然法,儒家思想即是自然法[14]甚至不加区分地将两者等而言之。 对于这个问题, 反对的扩张联邦权力的观点,以5:4的微弱优势判定华盛顿州规定妇女最低工资的法律合宪。Griswold案进一步激活了第9修正案,导致了关于第9修正案现代观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222.html -
了解详情
。 1、我国的纠纷解决传统,人们对调解的偏好 众所周知,我国深受儒家和为贵、中庸、息讼等无讼思想的影响,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演进,中国社会的调解观念 让步的结果在诉讼上进行相一致陈述的行为7.这种制度的建立有其深刻的政治与法律思想根源。首先是建立在个人作出决定并对个人行为负责的个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2.html -
了解详情
是天子,是人,因此从根本上看亦然是少数人之治的人治。第二,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不管是德治还是法治,其根本是要产生并置于统治阶级的意志之下,二者只是服务 。这一点主要表现为:第一,自然法的观念与传统是法律权威的重要理念基础。自然法是西方历史上经久不衰的一种思想传统,它通常是指人类所共有的一整套权利和正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792.html -
了解详情
道德在冲突、融合中良性发展的合理方法。 [关键词]道德,法律 一、道德与法律的含义 “道”在儒家思想史中其原意本为“感受”“天命”之“行”,后引申为事物 版,第361-365页 [11]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269页 [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32.html -
了解详情
。 1、我国的纠纷解决传统,人们对调解的偏好 众所周知,我国深受儒家“和为贵”、“中庸”、“息讼”等无讼思想的影响,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演进,中国社会的调解观念 的结果在诉讼上进行相一致陈述的行为7.这种制度的建立有其深刻的政治与法律思想根源。首先是建立在个人作出决定并对个人行为负责的个人意思自治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1.html -
了解详情
不到有效的制约”。故要想实现法治,首先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国家领导层的法律思想与政治体制中的法治化问题。党与政府要更新认识,通过自身的建设,主动接受法律 简单归结为以“个人”为主体的自由理论,这在古代中国是不存在的。但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存在着以“家”为单位的利益中心理论。二者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