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令系为增强预防效果而采取的强制性约束措施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说明》中所释明的,管制是 性质应当定位于配合刑罚起辅助预防作用的强制性约束措施。 (四)禁止令反映了刑法功能的扩张性倾向 刑罚的功能之一在于预防犯罪,但是这种预防目标是通过对犯罪人施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166.html -
了解详情
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4次会议、2011年7月1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6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 年八月一日为依法惩治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规定,现就办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077.html -
了解详情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立法指导思想也是一致的。然而随着人权保障思想深入人心,片面强调刑法社会保护机能显然不符合时代要求。尽管废除类推制度可能导致某些法无明文规定的 相结合的政策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1979年我国第一部刑法典开宗明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照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制定。整部法典基本贯彻了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51.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犯罪未遂作一比较研究。 一、犯罪未遂的构成 (一)内地刑法中犯罪未遂的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 通常认为,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是主客观相统一的概念,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一方面,着手是实行具体犯罪构成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36.html -
了解详情
宽大相结合的政策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1979年我国第一部刑法典开宗明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照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制定。整部法典基本贯彻了这一 。 ③ 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详尽分析,可参阅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文献】 [1]莫晓宇.刑事政策定义述评[J].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25.html -
了解详情
年7月1日,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历尽曲折的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终于由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刑法典在继承和发展50-60年代制定 罚金刑,突破了过去一贯不重视财产刑的税收刑事立法设计贯例。 (三)国际税收犯罪刑法立法趋于透明化。WTO规则对税收犯罪规范的要求源于它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207.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按照司法解释规定,对未成年罪犯一般不适用剥夺政治权利这一附加刑,且刑法第54条规定的政治权利范围对未成年人也无实际意义。三是如实报告仅限于在 (禁止令期限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 【参考文献】 {1}郎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88-89。 {2}张先明.正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4.html -
了解详情
发育成熟较早,犯罪率逐年增高,犯罪恶性程度也越来越大,对未成年人犯罪,刑法已规定从宽处理,这些未成年罪犯没有悔改并再次犯罪应该作为累犯,但该 (禁止令期限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 【参考文献】 {1}郎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88-89. {2}张先明.正确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40.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决策转换为国家的意志,进行法制化包装。正如2001 年3 月9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所宣称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通过立法, 7 月1 日,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历尽曲折的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终于由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刑法典在继承和发展50 - 6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35.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之流变》,《法学论坛》2010年第4期。 [31]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0条规定的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也并非抽象的危险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页。 [49][51]参见陈晓明:《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50][54]王立志:《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