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适用于动产所有权,其经典表述即为:以动产所有权之移转为目的,而善意受让该动产之占有,纵让与人无移转所有权之权利,受让人仍即时取得其所有权之 者,土地簿册之内容视为正确,受让人取得相应物权。《瑞士民法典》第973条规定:因善意信任土地登记簿之登记,取得所有权或其他物权。台湾地区土地法第43条(依本法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3.html -
了解详情
人与受让人之间建立一种法律关系,以该法律关系取代交付的规则。[6]交付替代和占有改定在市场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我国物权法当然应该采纳这些制度 第1006条的规定及立法理由中看出来。不动产登记与动产的占有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故无因性原则下的善意确定是一种客观的标准,是一种极易为外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47.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簿的证据资格 三、关于预告登记 四、关于不动产登记的善意保护 五、关于登记机构的过错责任 六、关于占有改定 七、关于物权请求权 八、关于野生动植物资源 权利人在取得权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有瑕疵的除外。 本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的善意保护制度,亦即教科书上所谓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制度。这个制度的关键,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8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债务人的动产,究竟应解释为债务人所有的动产还是债务人交由债权人占有的动产,债权人能否善意取得留置权,值得思考。例如,甲货运公司接受乙企业的委托, 可撤销制度来对真实权利人进行救济,但这并不能否认商事留置权本身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第二,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动产进行留置,是因为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9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上的根据,债权合同无效,在法律上就等同于不存在,那么相对人取得动产的占有,究竟因此而取得了动产的所有权还是质权?没有当事人的意思作为判断标准,必将陷于 能适用善意取得的情况下,如标的物未交付、标的物为占有脱离物等,善意相对人无法受到合同的保护,只能依靠缔约过失责任救济。并且,其交易风险全部由相对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3.html -
了解详情
的标的不论辗转流入何人之手中,只要标的物的占有者不具备善意取得的条件,物权人都可以依法向物的不法占有人索取,请求其返还原物。[5]第三种观点 追及力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物权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传统物权理论认为所有权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其中处分权能是所有权的最重要的权能,认为所有权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69.html -
了解详情
、动产交付的法律意义与制度沿革?何谓交付?我国大陆民法学者一般认为“交付即移转占有”,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 知道占有动产的人并非真正的权利人时,都应当推定其具有善意。?第二,对于信赖占有彰显的物权存在并已从事了物权交易的人,法律仍然承认其具有与真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4.html -
了解详情
竭力推行“教化”,而这种教化的卓有成效的标志之一就是当地能“路不拾遗”。拾得人占有遗失物要受到道德谴责,一些地方官还自订“条教”,劝诱百姓路不拾遗。这一倾向虽 制定民法典,规定时效取得制度时,宜采德国、瑞士、法国立法主义,以占有之始为善意作为时效取得的要件。②同时,我们注意到,我国法律在诉讼时效问题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37.html -
了解详情
A之物权权属状态有与C对B物权权属状态同样的关注。“登记”与交付以及“登记”与占有所表达的动态与静态的关系的转换,满足了商品经济社会财物流转对交易安全的强烈 占有与权利的统一。当各国物权立法确立不动产以登记、动产以占有作为法律物权之时,却没有对善意取得制度进行适时的改造,以协调公示公信原则与善意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99.html -
了解详情
的并存,质权与留置权的并存。解决其效力顺序的基本规则为登记优先、直接占有优先、善意第三人担保物权优先。 关键词:动产;担保物权;并存;效力 在同一 提供服务或者提供原材料,且制定法或法律原则规定该人可以就此种服务或材料对占有的货物享有留置权,则此种留置权具有对抗前存完善担保权益的优先权,除非规定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