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妨害之人请求一定行为之权利”。[10]综诸各家之言,观其要者,物权请求权的概念表述须含下列三项元素:其一为权利之主体,须为物权人,既为 ”对占有尚且有如此详细之保护性规定,对效力优于占有的他物权却无相应的请求权规定,显然值得商榷。4.、意大利民法中的物权请求权意大利民法典于1865年通过,186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23.html -
了解详情
是错误的。事实就是,在实际生活中既不存在物权合意,也不存在债权合意,只存在交易行为:在物权或者债权的概念出现之前,讨价还价的交易者们不可能知道正在进行的是“ 行为无效时,动产受让人未取得所有权,其将标的物转让第三人构成无权处分,但根据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财产占有的第三人如为善意,其也确定地取的标的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8.html -
了解详情
、动产所有权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动产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和取得。根据第二节介绍的所有权的分类,我们可以知道,动产所有权是以动产为客体的所有权。所谓动产,是指能够移动 ]发现埋藏物早在古罗马中已有规定,近世各国民法也大都规定了发现埋藏物的问题。所谓发现埋藏物,是指认识埋藏物的所在而予以占有的事实。发现埋藏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45.html -
了解详情
为犯罪时,使用的概念只能来自于民法,否则刑法的处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中外刑法理论界基本一致的观点认为,侵占罪的主要特征在易合法持有为非法占有,在合法持有阶段 性质,其误以为是属于被保管人所有,这属于刑法上的一个认识错误,这个错误并未影响到后来非法占有的恶意。赃物并非无主之物,违法或犯罪所得应退还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180.html -
了解详情
为犯罪时,使用的概念只能来自于民法,否则刑法的处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中外刑法理论界基本一致的观点认为,侵占罪的主要特征在易合法持有为非法占有,在合法持有阶段 性质,其误以为是属于被保管人所有,这属于刑法上的一个认识错误,这个错误并未影响到后来非法占有的恶意。赃物并非无主之物,违法或犯罪所得应退还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3.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护方面留下了空白。本文将归纳出特殊肖像权的概念、特征,特殊肖像权保护的必要性,还有对特殊肖像权的保护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 特殊肖像权 人格权 隐私及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的规定,引入了德国民法中侵权法的体系构成的概念,发展了对权利以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774.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护方面留下了空白。本文将归纳出特殊肖像权的概念、特征,特殊肖像权保护的必要性,还有对特殊肖像权的保护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 特殊肖像权 人格权 隐私及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的规定,引入了德国民法中侵权法的体系构成的概念,发展了对权利以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87.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第一部分遗失物制度总论一、遗失物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学者对遗失物所作的定义各不相同。王泽鉴先生认为:“遗失物者,指无人占有,但为有主之动产。”①史尚 的情况下,在我国侵占遗失物是不能定罪的,这显然是刑法的一大疏漏,不利于打击侵占遗失物的行为。由于各国或地区的民法中均规定取得时效制度,故在一些国家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37.html -
了解详情
132条、135条等。依《合同法》第2条来看,其“合同”的概念给人的感觉也像是民法总则中合同的概念。难道《合同法》中竟也包含了物权法领域的合同? 无必要特别加以保护。而第三人依不动产登记薄取得权利,也同样没有什么善意或恶意之可言。最多可以认为系属一种“客观善意”。[18]参见《法国民法典》第1583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88.html -
了解详情
为犯罪时,使用的概念只能来自于民法,否则刑法的处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中外刑法理论界基本一致的观点认为,侵占罪的主要特征在“易合法持有为非法占有”,在合法持有 性质,其误以为是属于被保管人所有,这属于刑法上的一个认识错误,这个错误并未影响到后来非法占有的恶意。赃物并非无主之物,违法或犯罪所得应退还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