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既然危害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是成立危险驾驶罪的客观要件,那么,根据我国《刑法》第16条关于责任主义的规定,就要求行为人对这种危险的产生 制度性利益的行为进行扩张性的风险控制与损害结果预防,直接拟制某些特定行为具有破坏制度的危险与潜在性损害,通过刑法规范严格地加以提前保护。[21]因为危险驾驶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2.html -
了解详情
[13]。既然危害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是成立危险驾驶罪的客观要件,那么,根据我国《刑法》第16条关于责任主义的规定,就要求行为人对这种危险的产生 制度性利益的行为进行扩张性的风险控制与损害结果预防,直接拟制某些特定行为具有破坏制度的危险与潜在性损害,通过刑法规范严格地加以提前保护。[21]因为危险驾驶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41.html -
了解详情
但难能可贵的是,目前已有少数学者极力主张假释权利说,并以此为基点探讨完善我国的假释制度。[8]有关该说的评析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进行阐述。 (三)我国刑法理论 。关于被假释者的各项诉讼权利,大体与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相当。相关学者的以下论述是正确的,认为:被假释者有权要求在被羁押后立即被告知撤销假释的指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13.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节主要指罪中情节,属于定罪情节,即对成立犯罪具有决定意义的情节。 根据我国刑法原理,只有犯罪实施过程中的事实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因此定罪事实只能从犯罪 的规定 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4.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美国和中国等对毒品犯罪规定了特别累犯制度,韩国还针对性暴力犯、儿童诱拐犯等在释放、缓刑后戴上电子脚铐以预防再犯。然而尽管如此 社会视野下中国刑事司法模式的现代转型{J}.政法论丛,2010,(7)。 {23}姜涛.我国金融刑法中的重刑化立法政策之隐忧{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22.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美国和中国等对毒品犯罪规定了特别累犯制度,韩国还针对性暴力犯、儿童诱拐犯等在释放、缓刑后戴上电子脚铐以预防再犯。然而尽管如此 诉讼社会视野下中国刑事司法模式的现代转型[J].政法论丛,2010,(7). [23]姜涛.我国金融刑法中的重刑化立法政策之隐忧[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5.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的历史渊源及其基本内涵的认识、价值与具体规则及此项原则在我国的体现、不足与完善等层面进行论述,以期抛砖引玉之作用。 无罪推定,是有罪推定的对称 最终的裁判结果,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已被采用拘留、逮捕强制措施,即使符合适用缓刑条件、从轻或减轻处罚条件,法院也往往不予适用,虽然2004年最高法、最高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53.html -
了解详情
监禁刑的执行领域内,社会力量的参与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例如,管制、缓刑、假释在执行期间,需要基层组织或者罪犯原所在单位协助执行机关进行监督和配合 参与刑事诉讼的热情和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社会参与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某些社会参与制度的规定欠缺科学性,导致社会力量无法在参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29.html -
了解详情
是完全有必要而且社会也是完全有能力的。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针对未成年人的矫治制度,如社会帮教、工读学校、劳动教养等。但现实中,由于 不良行为应该通过管教所来进行矫治;(4)对于刑事不良行为还可以尝试暂不起诉、缓刑、暂不判决、判决从事公益劳动等方式进行矫治;(5)对于特殊不良行为如吸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04.html -
了解详情
《东方法学》2011年第1期 【摘要】品格证据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在我国的证据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对品格证据问题虽有提及但不多见。 的证人行为的具体实例以及证人的犯罪前科等品格证据质疑证人证言的真实性。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在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在案件审理中一般不具有相关性,仅仅因为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