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属于未经仲裁前置程序的情形,人民法院均不应受理。 (二)仲裁与诉讼的衔接问题。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从仲裁到诉讼有其自身的规范体系和特征性,不能因其在 均不能或不宜直接作出工伤认定或工伤赔偿的判决。对于未经工伤认定,但要求按工伤纠纷处理的案件,可以两种方法处理:一是中止对案件的审理,以等待劳动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46.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试行)第八条、九条、十条 则明确均以劳动争议纠纷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四、五条与浙江省高院 劳动者发生的关系,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03.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适当地扩大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 由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4、关于履行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合同的争议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问题: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3)224号《关于履行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合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858.html -
了解详情
了官司却得不到钱的情况,主要不是法院执行的问题而是社会救助专项基金的不完善问题。又如劳动纠纷,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工资、养老、医疗等是 救济与上访之间存在矛盾 司法部门化解社会矛盾需要走司法程序,需要一个期限,有些矛盾纠纷久拖不决,并且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矛盾需要交纳诉讼费、执行费等。而群众上访只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48.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为标准?此前,各地操作口径不尽相同,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纠纷若干程序问题的意见》(沪高法[2008]181号)规定,一般应当以当事人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44.html -
了解详情
该类型案件的审理,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对合同性质的认定,即该类型的合同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因为合同性质的不同,纠纷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同。 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182.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国务院以及劳动保障行政机关在对社会保险的参保和欠缴社保费引发的纠纷能否受理问题 上,均缺乏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 : 1.如据笔者所在法院(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人民法院)对欠缴社保费引发的纠纷一般均予以处理;但2006年7月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在对 (200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2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受案范围,予以驳回。 解析:关于社会保险费纠纷案件是否应当由人民法院按照劳动争议案件受理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一直存在争议。 主张 ,这足以证明单纯依靠行政力量难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人民法院将社会保险费纠纷拒之门外,只能使劳动者的利益受损,且缺乏全面有效的维权途径。因此,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572.html -
了解详情
将继续存在下去。在我国,随着改革的日趋深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问题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施行了《中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制定了有关规章,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实践的需要出台了一系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9.html -
了解详情
,整体拖欠职工工资是在企业制度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不是履行劳动合同中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纠纷,应当由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企业改制的 用工制度改革紧密联系而已。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应当服务于改革,决不能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争议置于司法调整范围之外。就机构改革、企业改制导致职工下岗和拖欠工资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