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然人。如果不很好地区分出犯罪主体,我们极易把贪污罪与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相混淆。 二、贪污罪犯罪主体概述 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这是由其犯罪 。因此,贪污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学说中最基本的要件,只有确定了贪污罪的主体,才能对贪污罪的定罪量刑有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938.html -
了解详情
将土地使用权转移到另一家公司,行为人只要直接购买此公司股权就可以得到土地使用权。这种行为是否应认定为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此类行为都被认定为非法 财产犯罪指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所以在认定和理解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时,离不开民法关于所有权的基本原理。以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为例,这两个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8695.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工作人员。村委会组织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侵占、受贿、挪用等行为,构成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罪,还是构成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挪用资金 和辩护意见,本院予以采纳。 【笔者观点】 在刑事诉讼中,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须符合严格的证明标准,区别于民事诉讼中的高度盖然性裁判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6066.html -
了解详情
控制使用的一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财产。 二、挪用资金罪客观构成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股票或债券等活动。这里的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是指挪用本单位资金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93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应当属于不纯正身份犯。如何对二者进行评价呢?笔者认为传统观点所主张的以身份是否影响犯罪的性质(这里学者所言的犯罪性质实际上就是指的罪名)来认定纯正身份犯 犯,即只要主体具备某一特定身份实施同样行为即可构成,而无须再为相应的利用某一身份的便利之举动。因此,职务侵占罪、贪污罪等相应的利用型身份犯就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388.html -
了解详情
的共同犯罪。此时,应当根据有身份者构成的职务犯罪定罪处罚,即以我国现行《刑法》第271条、第382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或者贪污罪的共犯论处,还是依照 ,应以诈骗罪或者合同诈骗罪追究其责任。另一方面,行为人为信用证融资而提供虚假担保,是否构成犯罪也要具体分析。如果案发时有能力并履行还款义务,或者案发时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244.html -
了解详情
,在论理上或者解释论上,成立盗窃罪时,侵占罪的规定被排斥;反之亦然。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之间及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之间也存在这种择一关系。 2,非法拘禁罪 法条,也可以说这种情形不是法条竞合。但是,此时,对按特别法条不构成犯罪的情形,是否能够以普通法条定罪问题的研究,也必须受法条竞合的法理的限制。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95.html -
了解详情
被怀疑自始即有非法占有的意图,有可能会被司法机关认定为职务侵占罪或加重处罚。 挪用资金罪通常发生在财务部门或业务部门,主要是利用管理或经手资金的便利 (券)、旅游费用等。具体数额以实际支付的资费为准。收受银行卡的,不论受贿人是否实际取出或者消费,卡内的存款数额一般应全额认定为受贿数额。使用银行卡透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185.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然人。如果不很好地区分出犯罪主体,我们极易把贪污罪与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相混淆。 二、贪污罪犯罪主体概述 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这是由其犯罪 。因此,贪污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学说中最基本的要件,只有确定了贪污罪的主体,才能对贪污罪的定罪量刑有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45.html -
了解详情